[实用新型]新型自保温空心砌块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7957.5 | 申请日: | 2008-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7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占科;丁秀明;丁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占科 |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1/78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 地址: | 261100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保温 空心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砌墙的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砌墙的建筑构件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心砖,一种是空心砖。实心砖是传统的砌墙用构件,成本低,但随着耕地资源的匮乏,实心砖正慢慢退出市场。空心砖重量轻,隔热保温性能优良,还可节省大量的粘土消耗,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因此,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墙体上。但目前使用的空心砌块主要是通过空心腔内的空气实现隔热保温,隔热保温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保温空心砌块,以提高其隔热保温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自保温空心砌块,包括空心砌块本体,所述空心砌块本体由第一对侧壁和第二对侧壁围成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对侧壁的水平横截面为向所述空心砌块本体内部延伸的梯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空心砌块本体还包括填塞于所述空心砌块本体的筒状空腔内的第一保温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保温体是由保温材料构成的一个空心的泡沫盒体,并与所述空心砌块本体的筒状空腔的形状相吻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保温体是一个下部开口的空心的泡沫盒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保温体的上表面凸于所述两对侧壁的任一个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温体的下表面齐平于所述两对侧壁的任一个下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心砌块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对侧壁或第二对侧壁内侧表面之间的支撑壁,所述的支撑壁与所述的第一对侧壁和第二对侧壁设为一体。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空心砌块本体由第一对侧壁和第二对侧壁围成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对侧壁的水平横截面为向所述空心砌块本体内部延伸的梯形;所以在水平相邻的两块空心砌块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空腔,一般使用时在这个形成的空腔中的中间置入第二保温体,第二保温体将这个空腔隔成两个空腔,并在这两个空腔内灌入水泥砂浆,在所述空心砌块本体的筒状空腔内填塞第一保温体,并使所述第一保温体与第二保温体在纵向上有所重叠,所以可以大大提高空心砌块的隔热保温效果。
由于所述保温体的上表面凸于所述两对侧壁的任一个上表面,所述保温体的下表面齐平于所述两对侧壁的任一个下表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上层空心砌块和下层空心砌块之间保温体得到连接,可以大大提高了砌成的墙面的隔热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所砌墙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所砌墙体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新型自保温空心砌块,包括空心砌块本体,所述空心砌块本体由第一对侧壁1和第二对侧壁2围成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空心砌块本体还包括填塞于所述空心砌块本体的筒状空腔内的第一保温体4,所述第二对侧壁2的水平横截面为向所述空心砌块本体内部延伸的梯形。当两块空心砌块水平相邻时,相邻的第二对侧壁2就会形成一个可以灌入水泥砂浆的空腔,同时在这个形成的空腔中的中间置入第二保温体5,并使所述第一保温体4与第二保温体5在纵向上有所重叠,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
所述第一保温体4与第二保温体5是由保温材料构成,并且所述第一保温体4为一个空心的泡沫盒体,并与所述空心砌块本体的筒状空腔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第一保温体4是一个下部开口的空心的泡沫盒体。当然也可以是空心的没有开口的泡沫盒体,或者实心的的实体。采用下部开口的空心的泡沫盒体的优点在于可以容纳摊铺在下层空心砌块上多余的水泥砂浆,而且可以节省材料。第二保温体5为一个实体的矩形。第一保温体4可以在出厂时就塞入到空心砌块本体的筒状空腔内,也可以在砌墙施工时,随时塞入,第二保温体5在砌墙施工时,随时塞入。
所述第一保温体4的上表面凸于所述两对侧壁的任一个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温体4的下表面齐平于所述两对侧壁的任一个下表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上层空心砌块和下层空心砌块之间保温体得到连接,可以大大提高了砌成的墙面的隔热保温效果。
为了提高空心砌块本体的支撑强度,在第一对侧壁1的内侧表面之间设置支撑壁3。同样的效果,支撑壁3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对侧壁2内侧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占科,未经丁占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7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