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胃排空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6837.3 | 申请日: | 200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6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宝文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39/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200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排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对胃内食物进行快速排空的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放置胃管时,主要是将质地柔软的胃管经口腔或鼻腔再经食道最后进入胃腔,从口腔或鼻腔内到食道口这一段是胃管放置的难点,因为口腔或鼻腔内解剖结构复杂,加上胃管质地比较柔软,并让病人做吞咽动作以插入,所以在使用时一般采用旋转进入。
但对于饱食昏迷有呕吐危险的病人,服用毒药需要快速洗胃的病人,全身麻醉的病人等,此类病人进行快速胃排空十分必要,但此类病人不能配合或不愿配合做吞咽动作,柔软的胃管不易插入,即便插入,由于普通硅胶胃管较软和细,而且普通的胃管下端的开口为一个,引流时胃管经常被食物阻塞,不能对胃进行快速的引流;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现有的胃管由于在插入胃腔使与食道接触不紧密,容易造成食物倒流,影响胃排空的效果,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胃排空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快速插入胃腔,防止食物倒流,从而实现快速排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快速胃排空管,包括具有口鼻咽胃腔生理弧度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下端为钝圆开口,所述管体是具有硬度的塑料管,所述管体靠近下端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管体内腔相通的孔,所述管体上设有套囊,所述套囊位于所述孔的上方,所述管体上设有与所述套囊连通的充气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在管体的上端插接有用于与引流器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的端部设有凸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体的内径为6~7mm,所述管体的长度为60~70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快速胃排空管,包括具有口鼻咽胃腔生理弧度的管体,在对胃腔进行引流排空时,通过向胃腔内插入管体,管体的下端为钝圆开口,而且管体靠近下端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管体内腔相通的孔,这样可实现快速排空,所述管体是具有硬度的塑料管,容易将胃管插入;所述管体上位于所述孔的上方设有套囊,而管体上安装有与套囊连通的充气装置,套囊充气后可以防止食物倒流。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插入,使用时防止胃内食物倒流,可实现快速排空。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在管体1的上端插接有与引流器连接的接头5,接头5上设有与所述引流器定位的凸台6,通过接头5和凸台6可以使管体1与引流器紧密连接,从而对其进行引流。在管体1上位于孔3的上方安装有套囊2,将管体1插入胃腔后,通过挤压气囊22,向管体1上的套囊2内充气,使套囊2与胃腔上方的食管紧密接触,从而防止食物倒流;所述管体1靠近下端开口4处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管体1内腔相通的孔3,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管口阻塞,而且通过钝圆开口4和孔3可以使食物快速进入管体1内,从而实现快速排空。
管体1是具有口鼻咽胃腔生理弧度的塑料管,可以由透明聚乙烯材料构成,也可以为其他具有一定硬度的塑料材料,便于将管体1插入胃腔;管体1的内径为6~7mm,所述管体1的长度为60~70cm,可经鼻腔插入并不需病人张口配合,而且可以使其直达胃腔;如需留置普通胃管,可在吸引完后经管体1导引插入普通胃管;在管体1上标有刻度,便于观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硬度便于插入胃腔,而且防止食物倒流,可实现快速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宝文,未经贾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6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清洗式废水过滤装置
- 下一篇:具有冷循环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