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6422.6 | 申请日: | 200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2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金波;赵文清;许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00 | 分类号: | B65H49/00;B65H57/22;B65H67/02;B65H6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络筒机 气圈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络筒机辅助装置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机工作时,将纱管上的纱退绕下来卷绕到筒子上,纱线在退绕过程中会产生气圈。为减少气圈的不利影响,已有固定式气圈,但是,固定式气圈不能随着退饶过程中气圈的变化而跟踪移动,使气圈始终受控。目前在较为先进的新型络筒机上,安装了气圈跟踪器,可以使气圈始终受控。这样,可以明显提高车速和产量,降低了管纱在退绕中的短头率。特别是退绕纱支较高或强力较低的纱线时效果特别明显。但是,气圈跟踪器的结构复杂,加工制作难度大,成本很高。
如何设计一种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使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制作成本较低,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作方便,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包括气圈控制器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圈控制器包括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左半圆筒与右半圆筒为分体式结构,并由驱动机构驱动开合,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闭合状态为圆筒状。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分别与左摆动块和右摆动块连接,左摆动块和右摆动块相邻的一端分别与两相邻且垂直设置的左固定转轴和右固定转轴铰接,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气缸,气缸往复杆前端设置一连接块,连接块两端对称铰接左连动臂和右连动臂的一端,左连动臂和右连动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摆动块和右摆动块中部铰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左半圆筒与右半圆筒闭合时形成的圆筒为上细下粗圆台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左半圆筒与右半圆筒闭合时形成的圆筒上、下端口均为外翻的喇叭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的两侧边中各有一外翻的弧形边,且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闭合状态,一半圆筒的弧形边与另一半圆筒的直边对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圈控制器由左半圆筒与右半圆筒分体式结构组合而成,并由驱动机构驱动开合,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闭合状态为圆筒状。使用时,气圈控制器可以将大部分管纱罩在其中,纱线退饶过程中,气圈控制器始终能控制气圈的变化。这样,可以明显提高车速和产量,降低了管纱在退绕中的短头率。特别是退绕纱支较高或强力较低的纱线时效果特别明显。在单锭打结时或换纱时,由驱动机构将其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打开,不影响工人操作。操作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在纱线退绕状态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气圈控制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在单锭打结或换纱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气圈控制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实施例,包括气圈控制器1及驱动机构。所述的气圈控制器1包括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左半圆筒与右半圆筒为分体式结构,并由驱动机构驱动开合,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闭合状态为上细下粗圆台形圆筒状,圆筒上、下端口均为外翻的喇叭口。所述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的两侧边中各有一外翻的弧形边,且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闭合状态,一半圆筒的弧形边与另一半圆筒的直边对接。
所述的气圈控制器1的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分别与左摆动块和右摆动块3连接,左摆动块和右摆动块3相邻的一端分别与两相邻且垂直设置的左固定转轴和右固定转轴4铰接,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水平设置的气缸7,气缸7的往复杆前端设置一连接块6,连接块6两端对称铰接左连动臂和右连动臂5的一端,左连动臂和右连动臂5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摆动块和右摆动块3中部铰接。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运行状态,由气缸7的往复杆通过连接块6推动左连动臂和右连动臂5,分别驱动左摆动块和右摆动块3向内摆动,气圈控制器1的左半圆筒与右半圆筒对接闭合,形成上细下粗圆台形圆筒状,使气圈控制器1可以将大部分管纱2罩在其中,而导纱环8设置在自动络筒机气圈控制装置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6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甘油氢氯化制备二氯丙醇的装置
- 下一篇:旋转闭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