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厚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6235.8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4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逯剑;杨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C1/16 | 分类号: | C01C1/1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5612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稠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液分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氯化铵过程中配合分离机使用的稠厚器。
背景技术
稠厚器是氯化铵工段的主要设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稠厚器,则分离机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无法连续稳定运转,或者溢流液带晶太多,影响生产能力,这就要求稠厚器的晶浆浓度越高越好,离开稠厚器的溢流液不允许有较多的悬浮结晶,现有技术的稠厚器为的壳体为直插式,溢流口是直通式,这种结构的稠厚器恰恰存在着溢流液带晶多的缺陷,严重制约氯化铵的生产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稠厚器的溢流液带晶多的缺陷,提供一种溢流液带晶少的稠厚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稠厚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下部设有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陀螺状,由上往下依次分为圆柱形的清液区、澄清区和圆锥形的增稠区,清液区的上端设有环流槽,环流槽的下端设有溢流口。
所述增稠区设有搅拌装置。
现有技术的稠厚器的壳体呈直插式,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呈陀螺式;现有技术的稠厚器溢流口是直通壳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溢流口位于环流槽的下端。
增稠区使氯化铵悬浮液晶浆较均匀的分散到增稠区的整个截面上,同时逐渐将截面直径缩小,其容积缩小,使底部悬浮液的固液比增加到60—70%。容积增大使晶浆贮存能力对上、下工序起超级缓冲,并有利于分离机连续运转发挥最大工作能力。
澄清区与清夜区界面不是很清楚,但清夜区流速相对比较缓慢稳定、加速了晶浆中立沉降的速率。
清夜区增设环流槽,增大清液溢流面积,不像老稠厚器直接从桶体上开口溢流,当母液出入口不平衡时,出口出现虹吸现象,把大量的晶浆带走,环流槽使大晶浆不自外流,相对细晶外流也减少。
搅拌为了使稠厚器底部晶浆不至于“座死”,保证晶浆排放顺畅,增大稠厚区须有搅拌装置,转速不宜过快,避免干扰增稠过程。搅拌速度为1—2r/min为宜,搅拌翼与桶体距约50mm,并在搅拌翼上加层较快,使桶体始终保持搅拌状态,不留死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溢流液带晶少,提高氯化铵生产能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 增稠区;2 澄清区;3 清液区;4 溢流口;5 环流槽;6 搅拌装置;7 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壳体呈陀螺式,由上往下依次分为圆柱形的清液区3、澄清区2和圆锥形的增稠区1,增稠区1的下部设有下料口7,增稠区1内设有搅拌装置6,清液区3的上端设有环流槽5,环流槽5的下端设有溢流口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氯化铵悬浮液晶浆较均匀的分散到增稠区1的整个截面上,同时逐渐将截面直径缩小,其容积缩小,使底部悬浮液的固液比增加到60—70%,容积增大使晶浆贮存能力对上、下工序起超级缓冲,并有利于分离机连续运转发挥最大工作能力。
澄清区2与清夜区3界面不是很清楚,但清夜区3流速相对比较缓慢稳定、加速了晶浆中立沉降的速率。
清夜区3增设环流槽5,增大清液溢流面积,不像老稠厚器直接从桶体上开口溢流,当母液出入口不平衡时,出口出现虹吸现象,把大量的晶浆带走,环流槽5使大晶浆不自外流,相对细晶外流也减少。
增稠区1底部的搅拌装置6使晶浆不至于“座死”,保证晶浆排放顺畅,搅拌装置6转速不宜过快,避免干扰增稠过程,搅拌速度为1~2r/min为宜,搅拌翼与壳体距约50mm,并在搅拌翼上加层较快,使桶体始终保持搅拌状态,不留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6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上下型同层给排水装置
- 下一篇:棉秆无氯漂白清洁制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