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苯酐、顺酐部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6029.7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9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明文勇;段琦;张宇飞;许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0 | 分类号: | F28B1/00;C07D307/89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3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酐 顺酐部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用蒸汽冷凝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苯酐、顺酐部冷装置。
背景技术
在苯酐生产过程中,邻苯或纯苯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反应器中,经加热催化生成苯酐粗品。行业通用工艺是:苯酐或顺酐粗品经气体冷却器由过热气体冷却为接近饱和气体,进入切换冷凝器凝华为苯酐或顺酐固体,切换用热媒融化为液体收集。这样,部分苯酐或顺酐气体在凝华时,特别是扑集后期随尾气排出系统,造成物料的浪费,原料消耗降不下来。并且自90年代末,在气相氧化制取苯酐、顺酐的工艺中采用了新型高效的催化剂,即由70年代的40g/Nm3,发展到90年代末普遍使用的90g—100g/Nm3,邻苯浓度的催化剂。随着催化剂邻苯浓度的提高,随之带来的是反应气体中苯酐的浓度也相应提高,也伴随有液滴苯酐的析出,如若不能及时的将产生的高浓度的反应气体其冷凝下来的部分分离,就势必造成生产工艺中的切换冷凝器冷凝负荷过大,一旦控制不好极易跳料造成物料消耗的浪费,并且还易造成苯酐切换冷凝器的俗称盖顶(在切换冷凝器顶部,苯酐附着在上面形成一苯酐镜面,这样就影响了苯酐切换冷凝器的热交换传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将在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饱和气体,在进入切换冷凝器凝华前,先进入部冷系统,部分相变为液体苯酐或顺酐,同时产生0.25mpa的蒸汽的苯酐、顺酐部冷装置。本实用新型由于部分物料在进入切换冷凝器前即被回收,大大降低了切换冷凝器的凝华压力,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物料相变放出的热量产生低压蒸汽,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苯酐、顺酐部冷装置,包括与切换冷凝器相联的气体冷却器,本技术要点在于切换冷凝器与气体冷却器之间加装翅片管式冷却器。
该翘片管式冷却器剖面的内部结构为带有翘片式结构散热片的通管,所述散热片为方形结构,各散热片的上、下或左、右两端反方向对折,并分别与散热片中段呈30~60度夹角,为进一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在散热片的边缘依次加工有开口的散热槽。
本实用新型经上述改进后,由于在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饱和气体,在进入切换冷凝器凝华前,先进入部冷系统,部分快速相变为液体苯酐或顺酐,同时产生0.25mpa的蒸汽,因此部分物料在进入切换冷凝器前即被回收,大大降低了切换冷凝器的凝华压力,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物料相变放出的热量产生低压蒸汽,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散热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苯酐、顺酐部冷装置,包括与切换冷凝器10相联的气体冷却器1,本技术的改进点在于切换冷凝器10与气体冷却器1之间加装翅片管式冷却器3。
该翘片管式冷却器3剖面的内部结构如图2、图3所示为带有翘片式结构散热片5的通管4,所述散热片5为方形结构,各散热片的上、下或左、右两端反方向对折,并分别与散热片中段呈30~60度夹角,为进一步提高散热片5的散热效果,在散热片5的边缘依次加工有开口的散热槽。
本实用新型经上述改进后,由于在气体冷却器1冷却后的饱和气体,在进入切换冷凝器10凝华前,先经翘片管式冷却器3的进口端进入翘片管式冷却器3,饱和气体部分相变为液体苯酐或顺酐,液体苯酐或顺酐从液酐出口6排出,同时产生0.25mpa的蒸汽,蒸汽可进入设备的蒸汽系统利用。蒸汽经蒸汽进口8进入通管4,再经蒸汽出口9排出进入蒸汽循环系统。因此部分物料在进入切换冷凝器前即被回收,大大降低了切换冷凝器10的凝华压力,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物料相变放出的热量产生低压蒸汽参与循环利用,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本实用新型将反应气体中的部分苯酐先分离下一部分来,直接液化收集液酐,该设备通过在苯酐装置上反复调试及改造,液化率达到30%;产汽压力0.25mpa;苯酐或顺酐收率由105%提高到109%,使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起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6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