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锅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25723.7 | 申请日: | 200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4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曹峰;曲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8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方便用户进行快速排气泄压的压力锅。
背景技术
泄压阀是压力锅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具有限压和排气的功能。正常烹饪时,泄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当压力锅内锅达到限压压力时,泄压阀要向外排气泄压,保证压力锅不超过许可的安全压力;另外,由于压力锅的开合盖安全要求,在内压大于12KPa时,不能松动锅盖,在内压大于4KPa时,不能打开锅盖,所以在打开锅盖时,需要先泄压,为了快速排气泄压,通常是将泄压阀的阀帽提起或旋转阀帽使之处于开启状态,使蒸汽从排气管排出,通过这种方式排气泄压,由于操作者的手要接触泄压阀,操作过程容易被蒸汽烫伤。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有利用杠杆的作用,通过按钮使杠杆的一端部将泄压阀的阀帽顶起,当手离开按钮,杠杆随即复位,泄压阀停止排气,该解决方案的不足之处就是在需要人工排气时,手必须一直按住排气按键不能松开,操作较为麻烦,如中国专利CN01209620.2。也有采用自持开关驱动杠杆,手离开开关杠杆亦不复位,泄压阀保持排气状态,操作相对比较方便,但该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当放气结束时,需要人工重新进行开关复位,如果用户忘记了复位操作,则在下次烹饪时,就无法利用压力正常烹饪,另外由于排气管为细长管结构,所以在煮食流质食物时,也容易堵塞排气管,使泄压阀在压力过高时,不能正常限压排气,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也存在不方便之处,如中国专利CN00240315.3。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排气泄压安全又操作简单方便的压力锅,既可避免排气时蒸汽烫伤人体,又可避免用户操作失误时,造成泄压阀堵塞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锅盖和锅体之间旋合式连接,所述的锅盖上设置有快速排气启动装置、泄压阀、锅盖自锁机构,所述的泄压阀包括阀帽和排气管,所述快速排气启动装置包括按键开关和杠杆机构,所述按键开关可带动杠杆机构顶起泄压阀的阀帽实现快速排气泄压,所述的锅盖自锁机构包括弹销、锁片,所述按键开关与锅盖自锁机构之间设置联锁装置,按键开关按下后被联锁装置锁住并保持,泄压阀排气泄压;当进行锅盖的开盖动作时,锅盖自锁结构带动联锁装置脱开,释放按键开关,按键开关复位,泄压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按键开关和锅盖自锁机构之间设置了联锁装置,主要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按键开关按下后,通过杠杆机构顶起泄压阀的阀帽,使泄压阀开启,进行快速排气泄压,同时按键开关按下后与联锁装置锁合,保持按键开关处于排气泄压位置,使泄压阀可以连续排气泄压,使用户操作简捷、方便,当锅盖开合时,锅盖自锁机构带动联锁装置解锁,释放按键开关,泄压阀复位,解决了因用户误操作造成的排气管堵塞的安全隐患问题,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同时,按键开关距离泄压阀较远,用户操作时能避免被喷出的蒸汽烫伤的危险。本实用新型压力锅在不增加其他装置的情况下达到上述功效,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排气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排气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紧弹簧设置于提手座的侧壁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排气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锁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锁片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锅盖;2、锅体;3、泄压阀;4、提手座;5、浮子阀;6、按键开关;7、杠杆机构;8、弹销;9、锁片;10、柱销;11、扣板;12、压紧弹簧;301、自由重锤;302、排气管;401、弹簧座;601、复位弹簧;602、上卡扣;701、杠杆;702、杠杆支座;901、下卡位;101、下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