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震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5636.1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0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卢英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英特 |
主分类号: | A47C17/52 | 分类号: | A47C17/52;A47C19/02;A47C19/00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1200山东省禹城市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震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使用的床基本上只供人躺卧之用,木制或金属床体未经加固,在应对不期而至的地震灾害时,一方面结构不牢固,抗撞击、抗挤压能力差,另一方面没有紧急避险装置,尤其是老弱病残人员,在地震发生时,难以逃避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床,以解决现有床体结构不牢固,抗撞击、抗挤压能力差,没有紧急避险装置,不具备抗震功能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抗震床床体为框架式箱体结构,床体内置金属框架,床体上边框中部下侧设置可折叠竖支臂,竖支臂上端置于床体上边框中部下侧的竖支臂卡槽中;床板为活门式结构,床板与床体两侧边框采用弹簧活页连接,床板采用金属边框,在床体两端上边框外侧的床体外沿下各设置两个活动销,卡住活门式床板,活动销后端设弹簧,旋转柄控制闸线连接床体两端活动销;活门式床板下面设置布兜;床体箱体框架最下面设置金属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床体为框架式箱体结构,设置金属框架,强化了抗撞击、抗挤压性能;活门式床板及控制装置灵活方便,通过多种方式达到了规避地震风险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 床体外沿、2 床头、3 床体、4 两侧上边框、5 弹簧活页、6 闸线、7旋转柄立杆、8 旋转柄把手、9 竖支臂卡槽、10 竖支臂、11 入人口、12 布兜、13 底框、14 底板、15 立框、16 闸线固定支架、17 活动销、18 两端上边框、19床板、20 闸线内的牵引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床头(2)与现有公知的床头结构相同,床体(3)为框架式箱体结构,采用金属框架,两侧上边框(4)中部下方设置可折叠的竖支臂(10),竖支臂(10)上端置于两侧上边框(4)中部下面的竖支臂卡槽(9)中,竖支臂卡槽(9)采用角度固位结构,竖支臂(10)略短于立框(15);下端底框(13)连接两端立框(15);床板(19)为活门式结构,床板(19)与两侧上边框(4)采用弹簧活页(5)连接,床板(19)采用金属边框,在床体(3)两端上边框(18)上各设置两个活动销(17),活动销(17)平时隐藏于抗震床两端突出的床体外沿(1)的下侧,卡住活门式床板(19),活动销(17)上侧为平面,下侧为斜平面,后端设弹簧,牵引闸线(6)穿过旋转柄立杆(7)下端孔槽,连接两端上边框(18)上的活动销(17);活门式床板(19)下面设置连接两侧上边框(4)的布兜(12),该布兜(12)平时折叠贴放在活门式床板(19)的下面,竖支臂(10)平时收折在床板(19)和布兜(12)的下面,对布兜(12)起到支托作用;床体最下面设置与箱体框架投影等大的金属底板(14)(楼房选用)。
该抗震床平时像普通床一样供人睡卧,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可迅速的由床外侧的两个入人口(11)进入床底,放下平时因美观而收折在床体下面的竖支臂(10),利用竖支臂卡槽(9)与上边框(4)垂直卡住,以进一步增强支撑力;如床上躺有老弱病残或行动不便者,可转动旋转柄把手(8),旋转柄立杆(7)下端拉动闸线(6)内的牵引钢索(20),使活动销(17)后缩,活门式床板(19)下翻,撑开下面的布兜(12)和竖支臂(10),竖支臂(10)从竖支臂卡槽(9)水平固定位置释放后,因重力以竖支臂卡槽(9)为轴向下翻转,到垂直角度时被竖支臂卡槽(9)卡住,垂直支住两侧上边框(4),床上人员落入布兜(12)中,活门式床板在弹簧活页(5)的作用下迅速回弹,磕碰活动销下斜平面,活动销回缩,活门式床板归位后被活动销重新卡紧,进而达到规避地震伤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英特,未经卢英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