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提耙浓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5256.8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0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雷;刘贤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3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沉积法将悬浮固体微粒从液体中分离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旋转刮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选矿、火力发电、污水处理中通常用到大型固液分离脱水设备的浓缩机,这种浓缩机采用固液沉降方式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浆体的固液分离率大大提高。
浓缩机作为一种料浆浓缩设备,当池底聚集的沉降物过多时,刮泥装置的耙架的阻力超过传动装置的能力时,刮泥装置不能转动,会造成压耙事故,影响工作进度,甚至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液压提耙浓缩机,其能够实现自动提耙,克服压耙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转耙装置,转耙装置连接转动轴,转动轴的下端连接转耙,转耙与转动轴由转耙装置驱动同步转动,转耙装置下方设有提耙装置,提耙装置可将转动轴与转耙沿竖直方向提升。
提耙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代替电机驱动,易于实现自动控制。转动轴设有轴套,轴套通过连接杆与转耙连接,其不但能实现转耙转动,而且便于转耙的提升。浓缩机的下方设有一锥形浓缩池,转耙位于浓缩池内,在浓缩池内完成浆体固液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驱动,动作准确可靠,能够实现自动提耙,避免了压耙现象,可广泛应用于洗煤、选矿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耙后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浓缩机包括转耙装置1,转耙装置1连接转动轴2,转动轴2的下端连接转耙3,转耙3与转动轴2由转耙装置1驱动同步转动,转耙装置1下方设有提耙装置6,提耙装置6可将转动轴2与转耙3沿竖直方向提升。提耙装置6采用液压油缸。转动轴2上设有轴套9,轴套9通过连接杆4与转耙3连接。浓缩机的下方设有一锥形浓缩池5。
灰浆水经浓缩机的进浆口7进入浓缩机内部慢慢沉淀,沉淀后的灰浆10在浓缩机的底部堆积。浓缩机的转耙3慢慢转动,将沉淀在浓缩池5底部的灰浆10刮到浓缩机的排浆口8处排出。
当灰浆10在浓缩池5内堆积的厚度较高后,此时转耙3插入灰浆10中的深度较大,转动需要较大的力矩,当转动所需的力矩大于转耙装置1所能提供的最大力矩后,转耙装置1不能转动,此时提耙装置6接收到转耙装置1不能转动的信号准备动作。
提耙装置6将转动轴2与转耙3沿竖直方向提升,转耙3在灰浆10中的深度变浅,转动所需的转矩变小,这时转耙装置1驱动转耙3旋转两周,将一部分灰浆10刮到出浆口8排出。提耙装置6再次动作,将转动轴2与转耙3放回到原位置,转耙3继续正常工作,直到将浓缩池5中的灰浆10排出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