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油门把锁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5208.9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8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军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35000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油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油门转把锁死装置,属于车辆防盗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摩托车防盗通常从三个角度去考虑,首先是控制车轮,其次是控制油门,再就是控制车头。其中对于控制车轮通常是采用普通锁具把车轮和固定物锁在一起,或者把车轮和摩托车上的不动件固定在一起,这种方式目前应用比较广,但由于这种锁具大多采用铁杆缠绕方式,由于铁杆裸露在外部,盗车贼用剪嵌很轻松的就可以剪断。对于车头锁,因其结构简单则很容易就能撬开。目前电锁控制电路的方式,很难达到实际防盗的效果,因为拆开线路就能达到开锁的目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摩托车防盗方案都不能很好的防盗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控制油门,从而有效的防治摩托车被盗的摩托车油门把锁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其包括套在车把上的活动车把套和刹车座,活动车把套连接有油门控制绳,刹车座内则设置有熄火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刹车座上部的锁芯、上部带有楔形块横向设置的锁杆和端部为楔形部的锁舌构成的锁具,该锁具为锁芯横向设置,锁舌向下的锁具,其中锁舌的楔形部与楔形块配合,锁杆相应于所述活动车把套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及其弹簧座,活动车把套相应于锁杆端部设置有凹槽。
上述摩托车油门把锁死装置,所述熄火线通过分开的熄火线电极隔断,所述锁杆下部设置有两点连接的触点,锁杆推入所述凹槽时,两触点恰好与上述两熄火线电极接触。所述锁杆端部为圆柱部。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油门把锁死装置基于控制油门来控制摩托车,也就是通过控制活动车把套,该车把套指的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油门转把。其原理是,通过锁具的锁杆和相应设置于活动车把套上的凹槽来实现,当锁杆插入凹槽时,则限制活动车把套转动的自由度,此时,在活动车把套则无法控制油门,从而如果不打开锁具则就无法开动摩托车,从而起到防盗目的。此外锁杆和锁舌通过楔形结构配合,停车后,驾驶员手动推动锁杆,则通过楔形结构的楔形逆止,锁杆实现对活动车把套的限制。开车时,驾驶员通过钥匙驱动锁舌向上运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锁杆复位,其端部从活动车把套的凹槽中退出,失去对其的限制,而是活动车把套和原来一样活动自如,可以正常驾驶。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把,2、锁杆,3、楔形块,4、锁舌,5、刹车座,6、锁芯,7、钥匙,8、活动车把套,9、凹槽,10、圆柱部,11、油门控制绳,12、复位弹簧,13、弹簧座,14、熄火线,15、触点。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参照说明附图1,它包括套在车把1上的活动车把套8和刹车座5,活动车把套连接有油门控制绳11,刹车座内则设置有熄火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刹车座5上部的锁芯6、上部带有楔形块3横向设置的锁杆2和端部为楔形部的锁舌4构成的锁具,该锁具为锁芯横向设置,锁舌向下的锁具,其中锁舌的楔形部与楔形块配合,锁杆相应于所述活动车把套8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2及其弹簧座13,活动车把套相应于锁杆端部设置有凹槽9。为了方便锁杆的使用,其所述锁杆端部为圆柱部,限位稳定,强度高。
为了获得更好的防盗效果,原有熄火线14不再通过开关来控制,而是从该处分开形成两个电极,而所述锁杆下部设置有两点连接的触点,锁杆推入所述凹槽时,两触电恰好与上述两熄火线电极接触,也就是只有当钥匙打开时,熄火线才处于断开,车辆才能正常行驶,而如果钥匙不打开,则熄火线处于回路状态,车辆无法启动,也就很好得起到了防盗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军,未经王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置物包的组装结构
- 下一篇:翻转式汽车驾驶室弹性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