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导风轮的电扇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5164.X | 申请日: | 200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2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令强 |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F04D2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轮 电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更具体地说,涉及转叶扇或摇头扇上改变送风方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要使用电扇散热,使用电扇不当可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失去平衡,能引发感冒、头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诱发中风。为了避免电扇不间断地直吹人体,人们在电扇叶片前安装了导风轮,随着导风轮的旋转,电扇叶片可吹出不断变换方向的风。如,目前广泛使用的转叶扇,转叶扇有了导风轮后,不但吹出的风可随着导风轮的旋转而旋转,而且风力柔和。虽然,现有的转叶扇可改变送风的方向。但是,转叶扇在导风轮的作用下只能形成一股旋转的气流,导风轮结构也比较单一。摇头扇为了改变送风方向,一般采用摇头装置来实现往复运动改变送风方向。另外,现有转叶扇和摇头扇罩壳的外观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导风轮的电扇,它不但可吹出多股气流,而且还有助于改良风扇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导风轮的电扇,包括风扇叶片、底座、驱动风扇叶片的电机和控制电路,风扇叶片有罩壳,风扇前面有面板,面板或前网罩上装有2个或2个以上导风轮,导风轮为可转动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导风轮为环形导风轮和内导风轮,环形导风轮套在内导风轮外,环形导风轮和内导风轮构成可相对转动结构。
所述环形导风轮和内导风轮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罩壳和面板为椭圆形。
所述面板装有3个导风轮,3个导风轮分别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面板与罩壳构成可转动结构。
所述罩壳为摇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由于风扇叶片通过面板装有2个或2个以上导风轮,并且导风轮为可转动结构;在2个或2个以上导风轮的作用下,风扇叶片可吹出2股或2股以上气流,在导风轮的转动下,可扰动风扇叶片产生的气流,从而形成不规律运动的气流;风扇通过面板安装了2个或2个以上导风轮后,不但可改变传统转叶扇或摇头扇的老面孔,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多角度送风。
附图说明
图1是环形导风轮和内导风轮的部分零件分解图;
图2是带环形导风轮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椭圆形面板和风扇的部分零件分解图;
图4是带椭圆形面板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带7个导风轮风扇的部分零件分解图;
图6是带7个导风轮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风扇为落地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图3、图5和图7。一种带导风轮的电扇,风扇叶片1、底座7、驱动风扇叶片1的电机和控制电路可以使用现有技术,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电源连接线、定时开关和时间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做成台式结构风扇,也可以做成落地结构风扇,台式结构风扇使用底座7,落地结构风扇使用支撑脚702。风扇叶片1有罩壳,罩壳固定在底座7上。底座7可做成台式结构或落地结构。风扇叶片1通过面板装有2个或2个以上导风轮,导风轮为可转动结构。罩壳和面板的形状和结构可根据需要设定,罩壳的形状有椭圆罩壳304和圆形罩壳9;椭圆罩壳304安装椭圆形面板302,圆形罩壳9安装圆形面板;圆形面板有圆板形面板501和圆框形面板2或导风轮701。面板的作用是将导风轮连接在罩壳上,面板的结构可以有多种,面板也可以是导风轮与罩壳之间的连接件等。
参看图1和图2。所述导风轮为环形导风轮4和内导风轮6,环形导风轮4套在内导风轮6外,环形导风轮4和内导风轮6构成可相对转动结构。环形导风轮4为环状结构,环形导风轮4套在内导风轮6外。圆框形面板2固定在圆形罩壳9上,圆框形面板2有环形凹槽,环形导风轮4可嵌入环形凹槽,环形导风轮4通过嵌入圆框形面板2的方式与圆框形面板2构成可转动结构。圆框形面板2的内圈安装内导风轮6,内导风轮6可通过轴承或驱动电机5与圆框形面板2构成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5固定在圆框形面板2上。当内导风轮6通过轴承与圆框形面板2构成可转动结构时,内导风轮6的中心设置有转轴,圆框形面板2中心设置轴承,内导风轮6可在圆框形面板2内自由转动。内导风轮6和环形导风轮4与圆框形面板2构成无动力的自由转动结构时,环形导风轮4和内导风轮6的正、反转结构,可通过改变环形导风轮4和内导风轮6上的叶片旋向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令强,未经孔令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