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磁泄漏电磁炉线盘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5057.7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1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金延东;田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磁 泄漏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磁泄漏电磁炉线盘,属于电磁炉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所产生的涡流对锅具进行加热的电热设备。其加热装置为电磁炉线盘,由线圈、支架、导磁条构成。这种结构的电磁炉线盘在工作过程中部分磁力线向电磁炉外泄漏,对周围的外部环境以及电器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因而减少磁力线外泄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专利号ZL200420044655.0中公开的一种电磁炉用的防磁泄漏结构能减少磁力线外泄,但是其结构复杂,用料较多,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不增加其它装置达到降低漏磁效果的防磁防泄漏电磁炉线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磁泄漏电磁炉线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成:
一种防磁泄漏电磁炉线盘,由支架、导磁条和线圈构成,在所述导磁条背离线圈的表面至少设有一条凸肋,所述凸肋与导磁条长度方向成一定角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防磁泄漏电磁炉线盘在不增加电磁炉整体成本和重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电磁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凸肋位于条形导磁条上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凸肋位于U形导磁条上的立体图。
图中:1、凸肋;2、导磁条;3、支架;4、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磁泄漏电磁炉线盘,导磁条2呈放射状分布在具有8条分支的支架3上,线圈4固定在支架3上,导磁条2背着线圈4的表面设有两条凸肋1,且该凸肋1沿垂直于导磁条2长度方向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肋1可与导磁条2长度方向成一定角度。只要凸肋1沿导磁条2长度方向的投影和导磁条2宽度相当,就可有效防止磁泄漏。当然,凸肋1沿导磁条2长度方向的投影长度小于导磁条2宽度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防磁泄漏,但其效果不如上述实施例。
凸肋1形状为长条形,凸肋1可设计为半圆柱长条形或者方形长条形,凸肋1的高度为至少0.1mm。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条2收容且固定于支架3的分支的开槽内。由于凸肋1长度与导磁条2的宽度相当,所以,支架3的分支与凸肋1接触部位分别设有狭槽以供收容凸肋1两端部分。
图2所示的半圆柱形凸肋1位于条形导磁条2上。
图3所示的半圆柱形凸肋1位于U形导磁条2上。
所述凸肋1与导磁条2一体成型制成。
由于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所致,线圈4产生的磁场会有部分泄漏,当加上导磁条2后,大部分漏磁会进入导磁条2,并顺着导磁条2回到锅底。但是,还有部分漏磁贴着导磁条2底部泄漏出去,因此,导磁体2的厚度越大,防磁泄漏的效果会越好。但是如果导磁体2太厚,不但成本提高,而且使电磁炉整体重量增加,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也不利于小家电产品的轻便化发展。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导磁条2上增设凸肋1的方式来防止磁泄漏。当导磁条2背离线圈4的底面设有凸肋1时,贴着导磁条2底部泄漏的大部分磁场在遇到凸肋1时,就会进入凸肋1并汇聚到导磁条2中去,这样就更进一步减少了磁泄漏。
通过实验得到普通U型导磁条和加凸肋1的U型导磁条的前后左右的漏磁情况如下表:
单位:毫高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泄漏电磁炉线盘
- 下一篇:一种新型秸秆燃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