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24545.6 | 申请日: | 2008-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选友;史勇春;柴本银;刘登瀛;赵文河;原成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勇 |
| 地址: | 250103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 热管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属于热交换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作温度低于160℃的低温换热装置成为热能领域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石油、化工、能源、以及木材干燥等行业产生和排放出大量低温流体(气体和液体),其中含有大量的低品质热能,由于这个范围的温度比较低,导致相应的热利用装置的传热系数普遍较低,因此这大量的低品质热能很难以比较经济的方式加以利用。目前行业中大多利用热管型换热器进行热能回收和利用。但是目前常见的热管元件,如重力热管、超导热管等,因为制造成本和使用方便性、安全性等问题,使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低温热管换热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振荡流热管换热器,该换热器不仅能够在低温环境(50~160℃)的换热过程中维持较高的传热系数,而且制造成本相对常规热管换热装置低廉,安装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换热器隔板,将外壳分为冷流道和热流道;在换热器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热管固定圈,振荡流热管穿过热管固定圈,一端在冷流道,另一端在热流道。
所述振荡流热管为蛇形的密封细管束。
所述热管固定圈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换热器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振荡流热管作为换热元件。在换热器外壳中,振荡流热管、热管固定圈、换热器隔板连接,振荡流热管管束连接在固定圈上,固定圈与隔板为可拆卸的连接。采用振荡流热管作为换热元件,根据具体使用温度,热管内部仅需保持一定的真空度并充入工作介质,然后密封好即可,不需要安装常规热管所需要的吸液芯。振荡流热管中间扎紧连接在热管固定圈上,热管固定圈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换热器隔板上,便于热管的更换和拆卸。
振荡流热管,又称为脉动热管,它依靠内部介质的急剧汽化—冷凝过程进行传热,从而使振荡流热管的传热系数大幅升高(为普通热管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利用振荡流热管作为换热元件的换热器传热系数很大,尤其在50~160℃的温度范围内换热器仍然能够保证足够的传热系数,这一优点使振荡流热管在低温换热方面优势明显;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制造和安装成本也比普通热管换热器低廉。可以在50~160℃的低温范围内进行气体的热交换。在低温气体的余热回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木材干燥尾气的余热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热管换热器能够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维持较高的传热系数,并且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热管换热器结构图;
图2是振荡流热管示意图;
图3是加固定圈扎紧后的振荡流热管束示意图。
其中,1.外壳,2.换热器隔板,3.振荡流热管,4.热管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3中,外壳1内部设有换热器隔板2,将外壳1分为上部的冷流道和下部的热流道,其内分别同入冷流体和热流体;在换热器隔板2上设有若干个热管固定圈4,振荡流热管3穿过热管固定圈4,一端在冷流道,另一端在热流道。热管固定圈4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换热器隔板上2。这种结构下,冷、热流体都流过振荡流热管3外侧,通过振荡流热管进行换热。根据流体的流速和冷、热流道的结构,可以在流道中添加折流板。(可参考常规换热器设计的相关准则)
图2中,振荡流热管3为蛇形的密封细管束,中间可以捆绑以便于固定,热管内部维持一定真空度,并充入一定量的工作介质,如水、乙醇等。
由于表明张力作用,充入的工作介质在管内形成液柱、气柱交替的状况。由于热管内部维持了一定的真空度,内部的工作介质的沸点比常压条件下低,只要热管热端加热到一定温度,管内液柱就会迅速汽化,膨胀;流到热管冷端,温度降低,工作介质又迅速冷凝。汽化——冷凝这一剧烈的相变保证了振荡流热管本身能够有较高的换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充有50%的R142b、内径为0.5mm的玻璃管式振荡热管,在竖直工作时传输的热流密度可达1000W/cm2,显著高于普通吸液芯热管热流密度(50W/cm2)。
振荡流热管:根据具体的换热要求,选择长度和内径(能够和管内的工作介质形成毛细管,一般管子内径1~5mm)合适的金属细管(金属管便于加工并适合作为换热材料)和管内工作介质(水、乙醇、丙酮、氟利昂等),弯成闭合的蛇形管,留出管口将管子抽到一定的真空度后(1×10-1Pa~1×10-2Pa),充入工作介质,充液率为40%~70%,然后将管口密封,保持管子不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