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4481.X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云;祝佩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云;祝佩伦 |
主分类号: | A61M5/165 | 分类号: | A61M5/165;A61M5/36;A61M5/14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静脉给药成为当前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此种输液器有以下不足:
(1)、因过滤网直径较输液器大,用常规重力排气法,不易排净过滤网中的空气,静脉输液后,过滤网内的空气会随过滤网的倾斜度改变使部分空气进入静脉内。
(2)、在输液过程中,也会因针头的分离、调节夹的开或关使输液器末端产生负压,使小部分空气进入过滤网。鉴于以上不足,我们对输液器的形状进行了改进。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液器,包括通过输液管连接的插头、进气管、输液管、茂菲氏滴管、调节夹、过滤网、头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位于插头和茂菲氏滴管中间,所述头皮针上端连接有衔接管。
本实用新型更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衔接管带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过滤网放在插头与滴管中间,同样起到了过滤液体的作用,而又不因网内是否有空气影响输液质量,用重力排气法一次排净茂菲氏滴管下输液器内的空气,空气就不会进入静脉,大大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系数。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插头,2 进气管,3 过滤网,4 茂菲氏滴管,5 调节夹,6衔接管,7 头皮针。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通过输液管连接的插头、进气管、输液管、茂菲氏滴管、调节夹、过滤网、头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位于插头和茂菲氏滴管中间,所述头皮针上端连接有衔接管。改进后的输液器使用方法同前。过滤网放在插头与滴管中间,它同样起到了过滤液体的作用,而又不因网内是否有空气影响输液质量。用重力排气法,一次排净茂菲氏滴管下输液管内的气体,空气就不会进入静脉。因此就大大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系数。输液器末端安装带柄的衔接硬管,其目的:连接针头时防滑,较易与针头分离。在此处较牢固地固定于机体的某一部位,较改进前减少了因过滤网的固定而对局部的损害。输液过程中,输液器若与针头分离时,因调节夹的开或关会使输液器末端产生空气柱,这时慢慢打开开关,排出一滴液体,就可排净空气,然后连接上针头即可。总之,改进后的输液器,与原输液器材料基本相同,没有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没有改变护理人员的操作方法,却弥补了现在输液器的不足,降低了护理人员和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云;祝佩伦,未经刘艳云;祝佩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