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机井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4063.0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8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炳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炳尧 |
主分类号: | A62B37/00 | 分类号: | A6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井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生装置,尤其是深机井的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广大农村地区,田地里会有用于灌溉的深机井。这些深机井附近通常没有明显的标示,容易发生人落入井内的事故。由于深机井口径较小,难以将落井者抢救出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机井救生装置,以提高抢救落井者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深机井救生装置,它有支架,支架上部的滑轮上的钢丝绳一端缠绕在缠绕筒上、另一端与多个分绳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分绳下端连接在闭锁环上,闭锁环套装在多个弧形板的外面,弧形板上端套装在支撑环上面、下端铰接有踏板,踏板与闭锁环之间连接有拉绳,各弧形板的中部内侧安装有环形弹簧片。
采用上述结构的深机井救生装置,可将弧形板等送入深井内,将落井者方便地抢救出来。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表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折起后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深机井救生装置,它有支架4,支架上部的滑轮2上的钢丝绳3一端缠绕在缠绕筒12上、另一端与多个分绳31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分绳下端连接在闭锁环7上,闭锁环套装在多个弧形板6的外面,弧形板上端套装在支撑环13上面、下端铰接有踏板11,踏板与闭锁环之间连接有拉绳14,各弧形板的中部内侧安装有环形弹簧片9。
支撑环13上面还有绳5。
在所述的支撑环13上面还有手拉绳8。
支架上可有另一滑轮1,钢丝绳也经过该滑轮。弧形板通过铰轴10与踏板铰接在一起。
使用时,将支架安放在深机井的上方。通过绳5将支撑环以下的装置下送到深机井井筒内,钢丝绳3随之下送。当支撑环以下的装置下沉到适当位置即踏板位于被救者人体下方时,可用力摇动缠绕筒12上的摇把,将钢丝绳缠绕在缠绕筒上,使钢丝绳带动各分绳31拉着闭锁环沿弧形板上部上移,闭锁环通过拉绳14带动各踏板向内、向上折起,最后合拢在一起,将被救者托在各踏板上面,继续摇动摇把,可将被救者托着拉升到地面,把被救者救出。
当被救者清醒时,被救者可抓住手拉绳8,使身体舒展,支撑环以下的装置更容易下沉到适当的位置。为避免拉绳影响到被救者,在弧形板内侧可有套管15,拉绳从套管内穿过。环形弹簧片向外施力,使各弧形板尽量贴近井筒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炳尧,未经杨炳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夜光羽毛球
- 下一篇:可用床单搬运病人的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