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式无压循环水空调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3808.1 | 申请日: | 2008-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升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升堂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300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30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式无压 循环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成为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总体而言,常用的空调包括电空调和水空调两种。原水空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地下水循环制冷来达到室内降温效果。水空调的主要工作环节为供水系统,其利用吸水泵或微型潜水泵直接抽取井水,靠低温井水对水空调主机内的蒸发器降温,以吸收室内空气热能,达到对室内降温的效果。由于需要从井水中直接抽水,受外界大气压的影响,需要功率很大的水泵才能将井内冷水抽到空调内,冷水经空调换热后被排走,水井越深或楼层越高则水泵所需功率越大。实际使用中有费电、成本高等缺点。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节电无疑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并且,由于水管直接从井水内抽水,井水内含有的微型砂粒等杂质进入水空调内,会磨损换热器内的铜管,降低了空调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有时会使水空调系统堵塞,空调无法使用。再者,有些被污染的井水含有腐蚀性物质,进入空调后会腐蚀空调部件,严重影响了水空调的正常使用。水出井后进入到空调机再经空调机排出,由于上述过程中水管均暴露在外面,避免不了人为浪费水或污染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式无压循环水空调系统,该水空调系统使用小功率的水泵即可满足需要,节省用电,并能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有利于保护水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密封式无压循环水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与蒸发器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冷水井,其特征在于冷水井内放置冷凝器,冷凝器上联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在进水管或出水管上联接水泵,在冷水井的一侧设置吸热水井,冷水井内放置潜水泵,潜水泵上联接吸热水管,吸热水管的一端放置在吸热水井内。
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放置在冷水井的底部。微型潜水泵放置在井水层的上半部。吸热水管位于水表层以下。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循环系统为一密封系统,所以管内水不受外界大气压的影响,这样水泵无需提供很大的动力,使用小功率的管道循环泵即可,省电效果明显。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冷水井的上部放置了微型潜水泵,可以抽取井水上层的热水,这样能始终保持井水的温度很低,使用该无压循环系统的水空调能保持良好的制冷效果。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循环系统为一密封系统,水泵所提供的动力小,该无压循环系统即适用于深冷水井也适用于浅冷水井。
4.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冷水井的一侧适当距离建设了吸热水井,从冷水井内抽出的被换热的上层温水可以排入吸热水井中内,由于吸热水井内存在的若干水脉现象,向吸热水井内排入相等的水量,靠水自重压力,吸热水井内的水会自然吸入。
5.由于无需直接抽取井水,空调不会受到水污染,也不会受到砂粒磨损,延长了水空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热水管,2.吸热水井,3.微型潜水泵,4.冷凝器,5.冷水井,6.进水管,7.加水口排气阀,8.水泵,9.出水管,10.蒸发器,11.水空调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冷凝器4放置在冷水井5的底部,冷凝器4的管路形状为螺旋形,也可以为S形等多种形状结构。冷凝器4上联接进水管6和出水管9,进水管6和出水管9分别联接蒸发器10,蒸发器10位于水空调主机11内。在出水管9上联接水泵8(水泵8也可在联接在进水管6上)。在整个水循环系统的顶端设置加水口排气阀7。在此,加水口排气阀7是一个部件,起到向水管内加水和泄压的双重作用。在冷水井5的一侧设置吸热水井2,冷水井5的水层中上部设置微型潜水泵3,微型潜水泵3上联接吸热水管1,吸热水管1的一端伸进吸热水井2内。冷水井5和吸热水井2之间根据需要设置合理的距离。
以下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升堂,未经高升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3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E1的节点设备的网络管理系统
- 下一篇:高温烟气净化余热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