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自动避险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3775.0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仰国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04;A47C1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振忠 |
地址: | 2511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自动 避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震自动避险床。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场灾害。在地震发生时首要任务是保护人们生命。地震发生在白天时,因人们一般都处于清醒状态,反映能力比较快,对突发情况能够快速逃离开建筑物。但是,地震发生在夜晚时,特别是人们处于睡眠当中,对突发情况的反映是比较慢的。因此,如何能够有效保护处于睡眠当中人们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地震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目前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自动避险床,它能够在地震发生时自动将床板下移,并能够自动使床靠背瞬间扣合在床支架上,以保护睡眠者不会因建筑物的坍塌而被直接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地震自动避险床,它包括床支架,床支架上分别安装床板及床靠背,床靠背通过铰连器与床支架相铰连;床靠背内连接落球筒,落球筒内设置托球架,托球架设置在床靠背上,钢球安放在托球架上;床支架前部顶端上连接悬吊器及支承架,悬吊器及支承架分别设置在床靠背内,撞击开启器安装在支架上,并与其相铰连;撞击开启器前部与落球筒下口相对应、后部与悬吊器相配合并接触;床支架内侧后部安装托床板器,床板后端安放在托床板器上;床板前端通过钢缆与悬吊器相连接;床支架前部连接定位轴,拐臂安装在定位轴上,相互之间相铰连,拐臂上端与床靠背相接触、下端与床板前端相对应。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所述悬吊器分别由内安装有前滑动杆的前侧管和内安装有后滑动杆的后侧管组成,前滑动杆与前侧管相互之间相滑动配合,后滑动杆与后侧管相互之间相滑动配合;前滑动杆上开设第一凹槽,前侧管壁上开设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对应;后滑动杆上开设第三凹槽,后侧管壁上开设第四凹槽,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相互对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彼此相互对应;撞击开启器的后部设置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内,并分别与其相配合并接触;前滑动杆左端及后滑动杆右端分别与钢缆两端相连接。床支架前部内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呈圆弧形的左滑轨及右滑轨,床板前部的左右侧面上分别安装左滚轮及右滚轮;左滚轮与左滑轨相对应并相配合,右滚轮与右滑轨相对应并相配合;左滑轨下端与拐臂下端相对应。床板前端分别安装左滑轮及右滑轮,与悬吊器相连接的钢缆分别与左滑轮及右滑轮相接触。所述床靠背形状为圆弧拱形。所述托床板器为转辊。所述托床板器为至少两个滚轮。撞击开启器前部为呈水平向的平板形状、后部为呈垂直向的立板形状。床板底部连接弹性块。床板设置在床支架的边框内,相互之间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床靠背内设置托球架,托球架上安放钢球,托球架与床支架上的撞击开启器相对应,撞击开启器控制悬吊器的动作,所以当地震发生钢球能够下落到撞击开启器上,使悬吊器动作;因将床板的前端通过钢缆悬吊形式与床支架上的悬吊器连接,而床板的后端搭放在床支架上的托床板器上,所以当悬吊器动作时,床板则向下位移;因床支架上安装的拐臂,其上端与床头靠背相接触,其下端与床板前端相对应,所以当床板下移撞击到拐臂时,拐臂则驱动床靠背瞬间扣合在床支架上,以此保护睡眠者不会因建筑物的坍塌而被直接伤害。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震发生时对处于睡眠当中人们的危险,广泛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震灾害对人们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主要示意撞击开启器35及悬吊器的结构形式,并示意撞击开启器35的后部分别与悬吊器中的第一凹槽13c、第二凹槽13b、第三凹槽14c、第四凹槽14b相配合并接触的结构形式;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主要示意床板2前部的左右侧面上分别安装左滚轮21、右滚轮21a,以及左滚轮21、右滚轮21a分别与床支架1前部左右内侧面上的左滑轨18、右滑轨18a相对应的结构形式;
图4为图1的C向视图,主要示意床板2前端分别安装左滑轮22、右滑轮22a,以及与悬吊器相连接的钢缆15套装在左滑轮22、右滑轮22a上的结构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仰国,未经张仰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3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滑梯式睡床防跌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课桌的槽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