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油低噪音空气发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3727.1 | 申请日: | 200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白光星;白念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祥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C5/06;F17C7/00 |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 地址: | 255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油低 噪音 空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油低噪音空气发生器,为气相色谱仪、医院等提供洁净空气。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我国开采的煤矿中,存在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总矿井数的70%左右,自然发火煤层占累计可采煤层数的80%,且自然火灾发生的次数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4%以上。因此,自然发火事故的预防必然成为煤矿安全研究的重点。及时准确地发出火灾早期预报,不仅可以及时采取防灭火措施,将火灾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而且还可以减少防灭火造成的经济损失,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研究表明,煤的自燃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时期,即潜伏期(也称准备期)、自热期、燃烧期。在潜伏期,煤体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煤的着火温度降低,化学活性增强。进入自燃期,煤的氧化速度增加,并分解出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氧化生成热开始使煤体温度升高,当煤温超过自热的临界值(60~80℃)时,煤温将急剧上升,氧化速度加快,并出现煤的干馏,生成碳氢化合物(CmHn)、氢(H2)及一氧化碳(CO)等可燃气体。这时也是防火灭火最关键的时期。如果此时不及时采取一些防灭火措施,煤温将继续上升至着火温度而进入燃烧期。
煤在氧化自燃过程中,不仅放出一定的热量,而且还热解释放出CO、C2H4和C2H6等碳氢化合物,且分解的气体成分及其浓度与煤温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直接检测煤的热解气体产物和空气中成分变化即可判断煤的自燃发展程度,以便进行火灾的早期预报。
目前,煤矿矿井安全束管监测系统已经开始在煤矿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应用。
矿井安全束管监测系统是借助束管及相应电磁阀控制,将井下各处的空气抽取、汇总到指定的地点,再借助色谱检测装置对管束所采集的空气样本进行分析,实现对CO、CO2、CH4、C2H4、C2H6、O2、N2等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其分析结果在以实时监测报告、分析日报两种方式提供数据的同时,亦可自动存入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对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矿井自燃火灾的早期预测。
在实际监测工作过程中,色谱仪工作需要洁净的空气源。现有的各种洁净空气源大多是采用低噪音空气泵产生,当然也有用空气瓶供气的,但是色谱仪在束管检测过程中是要连续不断的检测,因此大多采用低噪音空气泵。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合乎要求的低噪音无油泵,所以大多采用有油润滑的低噪音空气泵,产生的空气洁净度不高,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油低噪音空气发生器,用于一种用于矿井束管监测系统的色谱仪洁净空气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油低噪音空气发生器,包括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机置于封闭的压力储气罐中,压力储气罐上设有供气口,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空气进气管。
将空气压缩机置于封闭的压力储气罐中,尤其在压力储气罐内壁上附设吸音材料,可大大降低空气压缩机的运行噪音。压力储气罐可使储气压力稳定,减少压力波动,保证矿井束管监测系统的色谱仪洁净空气的稳定供应,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压力储气罐上连接回气管,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依次连通压力储气罐外面的降温散热器和回气管,使输出气体在外部得到散热后再返回到压力储气罐,得以将真空压缩机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到外界,保证了真空压缩机的工作条件,延长其使用寿命,运行可靠。
在回气管上设滤水器,可使压力气体及时排除水分,避免储气罐的积水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在压力储气罐的底部设排污阀,可方便、及时进行排污,清理压力储气罐,确保空气压缩机的工作环境和洁净空气的获得。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相应的辅助设施或部件,完善使用功能,如可以设控制电磁阀、空气滤清器、卸压阀、压力表、空气压缩机电路引线和控制装置等。
本实用新型无油低噪音空气发生器,用于一种用于矿井束管监测系统的色谱仪洁净空气源,运行噪音小,供气稳定,性能可靠,为气相色谱仪、医院等提供洁净空气,也可应用于其它相关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简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祥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淄博祥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3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下一篇:空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