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盘管水套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2443.0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3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海鹏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1/43;F24H1/24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1507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盘管水套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运移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油井井口产液的运移过程中,由于原油物性、管线压力、温度等原因,容易造成凝管事故,为消除凝管事故给正常生产带来的影响,目前油田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是采用卧式水套炉,对油井单井管线进行加温,采用卧式水套炉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1、燃烧不充分,由于烟道较长,不易清灰,且烟囱较低,抽吸力小,再加上套管气不纯,含水,易造成炉膛腐蚀,燃烧不稳定。2、炉管设计不合理,换热效率低,目前卧式水套炉采用直管“”回折设计,原油产液量低,易造成层流,换热效果较差。3、承压能力低,炉体内部焊口较多,180度回转,应力集中,承压能力低。4、安全性能差,由于炉体设计原因,卧式炉子很容易熄火,造成炉膛里存有大量天然气,再次点火时易造成回火伤人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盘管水套炉,以解决现有技术炉体、原油管道及烟道设计不合理,燃烧不充分,承压能力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立式水套炉体,炉体及烟囱加高,其烟囱下部设集烟室,烟道采用斜体设置,炉体内原油管道为盘管式结构,盘旋于烟道外侧,其下端为原油管道进口,上端为原油管道出口;烟道下端连接拱形炉顶,拱形炉顶以下炉体内侧设置耐火衬里,至炉箅间形成燃烧区,炉体底部设置炉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立式盘管水套炉在伴生气较少,不纯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输油管线的加热需要;具有抽力大,燃烧充分,使原油换热效果更好等优点。炉体内原油管道采用盘管结构,增加了原油与盘管的接触面积,使换热更加充分;提高了管线的承压能力和安全操作性能,炉体设计烟道短,易清灰,不存水,炉膛内不宜存留天然气,点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烟囱、2 集烟室、3 原油管道出口、4 原油管道、5 耐火衬里、6 炉箅、7 原油管道进口、8 拱形炉顶、9 烟道、10 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烟囱、集烟室、盘管、耐火衬里组成,其烟囱(1)下部设集烟室(2),增加了烟囱的高度,集烟室置于炉体(10)顶部。炉体内原油管道(4)采用盘管式结构,盘旋于烟道(9)外侧,其下端为原油管道进口(7),上端为原油管道出口(3),原油管道(4)采用无缝锅炉管制作,且盘管整体式设置,大大提高了承压能力和安全操作性能。增大换热面积;炉体内烟道(9)采用斜体设置,圆管制作。烟道(9)下端连接拱形炉顶(8),拱形炉顶(8)以下炉体(10)内侧设置耐火衬里(5),至炉箅(6)间形成燃烧区,炉体(10)底部设置炉箅(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海鹏,未经程海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2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面无轨自行式自动报靶系统装置
- 下一篇:煤粒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