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生秧果分离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22188.X | 申请日: | 200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西营 |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12;A01D3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3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用机具,尤其是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具。
背景技术
在将花生植株从种植土壤拔出后,要把花生果从花生秧上取下,实现秧果分离。现有的分离操作通常是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实现秧果分离的机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生秧果分离机,以提高秧果分离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花生秧果分离机,它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轴上的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与机架上部的轴上的另一传动轮连接在一起,机架上部有带进料口的护盖,护盖内侧有两端带刮钩的刮板固定在轴上,刮板下方有接板倾斜安装在机架上,机架前面有前护盖,前护盖下方有出料口。
这种花生秧果分离机,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实现了花生秧果分离的半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且花生植株上的叶子不会与花生果混在一起,干净度高,使用时,花生植株根部的尘土也不会飞向操作者,工作的卫生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花生秧果分离机,它有机架11,机架上安装有电动机18,电动机轴上的传动轮1通过传动机构与机架上部的轴5上的另一传动轮6连接在一起,机架上部有带进料口12的护盖13,护盖内侧有两端带刮钩的刮板14固定在轴5上,刮板下方有接板15倾斜安装在机架上,机架前面有前护盖7,前护盖下方有出料口10。
使用时,电动机轴上的传动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另一传动轮6转动,固定在轴5上的刮板随之转动。操作者手持一束带有花生果的花生植株,将植株的根部从进料口送入护盖13的下面,转动着的刮板上的刮钩会将花生果刮下,刮下的花生果随刮板的转动而移动,当移动到刮钩朝向下方时,下落到接板上并沿着接板滑落,最后从出料口排出。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可以转动花生植株束,或使花生植株束变得松散,以尽可能地将植株束上的花生果全部刮掉。刮完后,将花生秧抽出扔向一侧即可。
在所述的传动机构上,传动轮1通过其上面的传动带2与第三传动轮3连接在一起,第三传动轮安装在机架中部的另一轴4的一端上,另一轴4的另一端上安装的第四传动轮9通过另一传动带8与另一传动轮6连接在一起。传动轮1、第四传动轮9的外径可较小,第三传动轮3、另一传动轮6的外径可较大。这种传动机构将电动机的转动减速后传动给轴5。显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传动机构,如齿轮传动机构。
在所述的机架11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护盖17和右护盖16。左、右护盖可起到防止花生果滚向机架两侧的作用。
所述的各传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
所述的各传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各传动带为对应的皮带或链条。
前护盖7的上端可以与护盖13连成一体。各轴可通过轴座安装在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西营,未经刘西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2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