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2060.3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3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利;任延鹏;张勇;王广;梁伟;赵勇;王汝会;徐清华;尹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利;赵勇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电机 皮带 顶丝张紧 装置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抽油机电机的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
2、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时,是利用抽油机带动抽油杆和抽油泵将水抽出的,抽油机由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安装电机时,先将电机置于适当位置,再将皮带安装在电机和抽油机的皮带轮上,然后调节电机使传动皮带张紧。调整电机时往往通过顶丝完成,但目前用顶丝张紧传动皮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1、使用顶丝顶电机时角度不合适,皮带与皮带轮扭转,使皮带受力不均匀,皮带易老化。
2、由于顶丝底座位置不合适,导致顶丝前端距离电机较远,需要在顶丝与电机之间垫铁。当要增加铁块时,须将顶丝往后退,然后插入铁块,旋紧顶丝,操作过程繁琐,且在调整时垫块易产生滑脱现象。
3、现有的顶丝损坏后不易更换。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易操作,使用效果好的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包括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座体和顶丝杠,座体固定设置在电机滑轨上,顶丝杠通过螺纹与座体转动连接,在顶丝杠一端设置有扳手方和通孔,座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
上述顶丝杠上的通孔前后设置有两个,两个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座体一侧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孔,通孔上端固定设置有螺母,固定螺栓与螺母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改造座体,可将座体放在滑轨任意位置,紧上固定螺丝即可;
2、新型座体保持丝杆与滑轨平行,不会出现角度不合适的现象;
3、新型顶丝杠,设置有扳手方和插小撬杠的孔眼,既可用扳手紧也可用小撬杠紧,方便实用;
4、装卸简单,损坏后更换方便。
4、附图说明
附图1为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2为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3为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座体1、顶丝杠2、通孔3、固定螺栓4、螺母5。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包括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座体1和顶丝杠2。座体1固定设置在电机滑轨上,顶丝杠2通过螺纹与座体1转动连接,顶丝杠2一端设置有扳手方和通孔3,座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4。
附图1为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主视图,如附图1所示,顶丝杠2通过螺纹咬合设置在座体1内,可在座体1内旋转给进。顶丝杠2上的通孔3一前一后设置有两个,两个通孔3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方便插入小撬杠转动顶丝杠2。
附图2为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俯视图,附图3为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的左视图。如附图3所示,座体1经铸造、正火处理和机械切削制成,整个座体1可分丝杠套筒和底板两部分。在座体1底板上开有竖直方向的通孔,通孔上端固定设置有螺母5,固定螺栓4与螺母5咬合。
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机电机皮带顶丝张紧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利;赵勇,未经赵永利;赵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2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