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水两用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326.2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2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狄红;杜秦;贾琳;沈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鲁南化肥厂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2B3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77527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水 两用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汽水两用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汽水两用锅炉其实均为蒸汽锅炉,蒸汽锅炉不能实现水汽联供,它供汽时需停止供水,供水时不能供汽。实现供水供汽均需独立加热,耗能耗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传热效率高的汽水两用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水两用锅炉,包括立式蒸汽锅炉、换热器管束,换热器管束通过支撑板设置于立式蒸汽锅炉上部,换热器管束两侧分别设有封头和进出水封头,在进出水封头端分别设有回程挡板和进出水管。
所述的换热器管束的换热元件采用非光管元件。
所述的非光管元件是不锈钢波纹管或金属弧线管。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由蒸汽锅炉完成,热水是由炉内烟火运行至上部预排之前加热换热管束,冷水由进水管流入,经换热管束加热后由出水管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节能,本实用新型利用炉内烟水热量加热完五分之四蒸汽锅炉受热面积,且不影响上部五分之一继续受热的前提下,加热换热管束,生产热水。无需新耗能,大大降低了排出炉外的热量,优于现在广泛使用的立式蒸汽锅炉。
2.实现了水汽联产互不影响的目的,克服了传统炉供水不能供气,供气影响供水的缺点。
3.采用非光管换热元件是利用非光管具有热补偿作用的能力,热胀冷缩不易结垢,管内流体形成湍流,强化给热系数,且能减小管板热应力,剔除了传统锅炉光管易结垢,传热效率低,易爆管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立式蒸汽锅炉,2.封头,3.进出水封头,4.回程挡板,5.换热器管束,6.支撑板,7.进水管,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2中,换热器管束5通过支撑板6置入立式蒸汽锅炉1上部,焊牢密封即可。换热器管束5两侧分别设有封头2和进出水封头3,在进出水封头3端分别设有回程挡板4和进出水管7、8。立式蒸汽锅炉由碳钢板材焊接而成。换热器管束5的换热元件采用非光管元件,如不锈钢波纹管,金属弧线管(材质有:铜、铝、碳钢、不锈钢等)。
回程挡板4即折流板,安装于两侧封头2、3内。它的作用和数量是由被加热水在换热器管束5往复的次数决定的,换热器内部可设一至多回程,附图为两回程。
蒸汽由蒸汽锅炉1完成,热水是由炉内烟火运行至上部预排之前加热换热管束5,冷水由进水管7流入,经换热管束5加热后由出水管8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鲁南化肥厂,未经兖矿鲁南化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及叠层
- 下一篇:含烯啶虫胺与噻嗪酮的组合物及其抵制有害生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