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接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0850.8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占民 |
主分类号: | F03D1/04 | 分类号: | F03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5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接风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集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接风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广泛开发。把风能转变为电能是风能利用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风轮是集风装置,它的作用是把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转变为风轮旋转的机械能。一般风力发电机的风轮由2个或3个叶片构成。在风力发电机中,已采用的发电机有3种,即直流发电机、同步交流发电机和异步交流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中调向器的功能是使风力发电机的风轮随时都迎着风向,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获取风能。一般风力发电机几乎全部是利用尾翼来控制风轮的迎风方向的。尾翼的材料通常采用镀锌薄钢板。
限速安全机构是用来保证风力发电机运行安全的。限速安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风力发电机风轮的转速在一定的风速范围内保持基本不变。
塔架是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机构,稍大的风力发电机塔架一般采用由角钢或圆钢组成的桁架结构。塔架一般需要建的较高,制作和使用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集风装置一般采用风轮,一般风力发电机的风轮由2个或3个叶片构成,而且需要利用尾翼来控制风轮的迎风方向,其制作成本较高,推广较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制作和使用成本较低、容易推广使用的新型的风力发电接风器。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迎风器和多级增压气罐组成,所述的迎风器是迎风端为宽口、出气口为窄口的漏斗型结构,使迎风器能够进一步适应风向,进气口通过管线连通多级增压气罐,增压气罐将收集的气体储存并增压,通过末级增压气罐的出气口连通风力发电机。
优选的方案如下:增压气罐包括气罐和压力器,气罐内腔的上端设有压力器,对气罐内的气体增压,气罐的罐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气口;前级增压气罐通过单向出气口与下一级增压气罐的单向进气阀通过管线连通,气体经前级增压气罐增压后进入下一级增压气罐,逐步增压后得到高压气体。
另外,所述的增压气罐内设有压力表,用以观测气罐内压力的大小。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压力器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注水,控制注水量调节压力大小;当然,也可以在空腔内放入其他重物,调节压力器对气罐内腔的压力增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漏斗型的迎风器,进一步增大进气量,而后面的多级增压气罐则对收集的气体进一步增压并储存,再连通发电机发电,提供了一种新的迎风方案,制作和使用成本较低、容易推广使用。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迎风器的左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以采用3个增压气罐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迎风器3和三级增压气罐5、8、9组成,所述的迎风器是迎风端1为宽口、出气口2为窄口的漏斗型结构,使迎风器能够进一步适应各种风向,进气口通过管线4依次连通三级增压气罐5、8、9,增压气罐将收集的气体储存并增压,通过末级增压气罐9的出气口连通风力发电机。
其中,增压气罐包括气罐和压力器6,气罐内腔的上端设有压力器6,对气罐内的气体增压,气罐的罐壁上设有单向进气阀10和单向出气口11;前级增压气罐通过单向出气口与下一级增压气罐的单向进气阀通过管线连通,气体经前级增压气罐增压后进入下一级增压气罐,逐步增压后得到高压气体。
另外,所述的增压气罐内还可以设有压力表等,用以观测气罐内压力的大小。
另外,压力器内设有空腔7,空腔内注水,控制注水量调节压力大小;当然,也可以在空腔内放入其他重物,调节压力器对气罐内腔的压力增减;当然,此处也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或者其他动力方式。
当然,增压气罐根据现场制作需要也可以采用多级,在此不再详述,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使用原理是,通过漏斗型的迎风器,进一步增大进气量,而后面的多级增压气罐则对收集的气体进一步增压并储存,再连通发电机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占民,未经刘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0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