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0791.4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5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吉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F24B9/04;C10B53/02;C10J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17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是一种气化炉。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物秸杆、柴草资源十分丰富;这些资源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作为饲料消化,大部分被农民直接燃烧,特别是直接在田间烧掉,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对民航、交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气化炉的出现在解决人们做饭取暖的同时,又可消化一部分秸秆,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节能产品,但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气化炉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炉体内壁采用一体式结构,成本较高,加工复杂;二是高温区采用金属材料,炉膛易损坏,难以修复;三是由于高温区温度过高,进风不畅,还影响了气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化炉,该气化炉具有降低了炉膛的温度,减轻炉膛受损,损坏时容易修复,可以做饭烧水,成本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炉盖和炉体组成,炉体是由外壳体和内壳体组成,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保温层;所述的内壳体是由炉盖座、上炉膛、高温区和底座组成;上炉膛是柱状腔体,上炉膛的上部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右端与上炉膛内腔相通,出气管的顶部设置有烟囱,烟囱上设置有烟囱阀门;所述的高温区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下部设置出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管阀门,高温区内设置一环形水环套,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与水环套相连通;底座顶部开有环形进风凹槽,底座左侧设置进风管,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管阀门,进风管右端与环形进风凹槽相通,进风管左端与鼓风机上的横向出风管相连通,底座底部前侧设置出灰口。
炉体的外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筒体,筒体右侧的下部设置排泄管,上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进气管阀门,筒径右侧设置筒径进风管,筒径进风管上设置筒径进风管阀门;进气管通过管路与炉体上出气管左端相连通,筒径进风管通过管路与鼓风机上的竖向出风管相连通。
炉盖座的上部设置有与炉盖相配合的凹槽。
上炉膛内部炉壁上设置多个筋条。
高温区外壁呈柱状体,内壁呈倒锥状,内壁上设置多个条形凹槽,内壁下部设置炉箅,高温区顶部沿内壁向外设置环形凸台。
水环套为一环形腔体。
水环套为管子环绕围成。
本实用新型的气化炉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使高温区的热量转化到水,实现对水进行加热,同时也降低了炉膛的温度,减轻炉膛受损;高温区采用非金属材料,损坏时容易修复;炉体采用拼装式结构,降低了成本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气化炉的主视图;
附图2是图1中所示的炉盖座的俯视图;
附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上炉膛的俯视图;
附图4是图1中所示的高温区的俯视图;
附图5是图1中所示的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径,2、筒径进风管阀门,3、筒径进风管,4、进气管阀门5、进气管,6、筒体,7、排泄管阀门,8、排泄管,9、支架,10、烟囱,11、烟囱阀门,12、出气管,13、进水管阀门,14、进水管,15、出水管阀门,16、出水管,17、进风管阀门,18、鼓风机,19、进风管,20、炉盖,21、炉盖座,22、上炉膛,23、筋条,24、保温层,25、外壳体,26、环形凸台,27、水环套,28、高温区,29、条形凹槽,30、炉篦,31、环形进风凹槽,32、出灰口,33、底座,3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2、图3、图4、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气化炉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气化炉,其结构是由炉盖20和炉体组成,炉体是由外壳体25和内壳体组成,外壳体25和内壳体之间设置保温层28;所述的内壳体是由炉盖座21、上炉膛22、高温区28和底座33组成;上炉膛22是柱状腔体,上炉膛22的上部设置有出气管12,出气管12右端与上炉膛22内腔相通,出气管12的顶部设置有烟囱10,烟囱10上设置有烟囱阀门11;所述的高温区28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4,下部设置出水管16,进水管14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13,出水管16上设置有出水管阀门15,高温区28内设置一环形水环套27,进水管14与出水管16分别与水环套27相连通;底座33顶部开有环形进风凹槽3 1,底座33左侧设置进风管19,进风管19上设置有进风管阀门17,进风管19右端与环形进风凹槽31相通,进风管19左端与鼓风机18上的横向出风管相连通,底座33底部前侧设置出灰口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吉,未经张永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0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