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整双向车道数量的可移动路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0685.6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时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贞河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双向 车道 数量 移动 路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地面交通控制,是一项新的交通疏导、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路面交通路障是固定式的,无法调整双向车道的数量。随着城市建设区域功能化的凸显,大型居住社区、工厂、商贸、办公服务等区域日益功能性集中,城市交通道路的部分路段将时段性出现车辆拥挤甚至堵塞现象,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一方面上行车辆拥挤堵塞,另一方面下行车辆稀疏。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交通管理部门,也是城市居民深感头疼的难题。依据目前状况,要解决堵车问题,必须拓宽道路,这就需要城市拆迁、道路建设等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及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采用本路障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路障的移动来调整双向车道数量,解决单向堵车问题,也为政府节约大量的财政支出。本路障还可应用在车站、广场等大量人群聚集的地方,对车辆、人流进行分流和隔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包括:蜗杆(1)、蜗轮(2)、电动机变速箱(3)、链条(4)和(15)、立杆(5)、履带(6)、链轮(7)、主动链轮(8)、轮轴(9)和(10)、横梁(11)、自控制动器(12)、联轴器(13)、主动轴(14)。蜗杆(1)安装在电动机变速箱(3)上,蜗轮(2)安装在主动轴(14)上,链条(4)和(15)联接在立杆(5)上,立杆(5)固定在横梁(11)上,链轮(7)安装在轮轴(9)上,主动链轮(8)安装在主动轴(14)上,履带(6)安装在链轮(7)和主动链轮(8)上,横梁(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轮轴(9)和主动轴(14)或轮轴(10)的轴承座上,自控制动器(12)安装在主动轴(14)上,联轴器(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主动轴(14)和轮轴(10)。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三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蜗杆(1)、蜗轮(2)、电动机变速箱(3)、链条(4)和(15)、立杆(5)、履带(6)、链轮(7)、主动链轮(8)、轮轴(9)和(10)、横梁(11)、自控制动器(12)、联轴器(13)、主动轴(14)。蜗杆(1)安装在电动机变速箱(3)上,蜗轮(2)安装在主动轴(10)上,链条(4)和(15)联接在立杆(5)上,立杆(5)固定在横梁(11)上,链轮(7)安装在轮轴(9)上,主动链轮(8)安装在主动轴(14)上,履带(6)安装在链轮(7)和主动链轮(8)上,横梁(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轮轴(9)和主动轴(14)或轮轴(10)的轴承座上,自控制动器(12)安装在主动轴(14)上,联轴器(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动轴(14)和轮轴(10)上。如图,仅是路障的一段,其长度由动力源的功率大小确定。另外,还可用车轮或其他装置代替履带、链轮,来移动路障到达指定位置。
路障安装好后,由工作人员根据道路车流量进行调控,当一边车流量大而另一边车流量较少时,即可启动路障,移向车流量较少的一边,以增加车流量较多一边的车道数量,还可根据车流量规律提前做好相应调整,达到及时疏通交通的目的。当路障移动出现偏差时,自控制动器(12)将自行调节主动轴(14)转速来控制路障移动速度,使路障平稳到达理想位置。路障到达位置后,自控制动器(12)将锁定主动轴(14),稳定路障。
除道路交通外,其他如广场、车站等需要隔离、分流的地方,均可安装本路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贞河,未经时贞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0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洗脸盆
- 下一篇:风光制氢及提炼重水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