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运专线应答器数据传输用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0595.7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9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贾长武;韩绍松;任凤森;孙焕胜;边历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2 | 分类号: | H01B11/02;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1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运 专线 应答器 数据传输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铁路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中连接有源应答器和LEU信号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用电缆。
背景技术:
根据铁路“十一·五”规划,铁路多条高速客运专线相继开工建设,为满足铁路列车提速的要求,适应铁路列车高速、重载的发展需要,对列控系统信号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应答器设备已列入我国铁路列控系统的基础设备,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用于连接以上设备。目前代用的数据传输电缆因结构不稳定及对称性不好,存在电气性能不稳定,抗干扰性能较差,信息传输误码率偏高,电缆弯曲性能较差,施工不方便等缺陷,无法满足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列车的运行控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运专线应答器数据传输用电缆,它提高了缆芯结构的圆整性和对称性,提高了电气性能指标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使信息传输准确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缆芯,缆芯由若干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在缆芯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综合护套层、铠装层和外护套;在由若干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圆形缆芯内设有填充绳。
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在导体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皮层、中间层和外皮层三层绝缘护套。
所述综合护套层由单面涂敷的铝塑复合带和纵向放置的两根泄流线组成。
在综合护套层与铠装层之间由内向外还设有铝护套层和涂敷衬层。
在由四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圆形缆芯内的中心位置设有一根细填充绳。
在由两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缆芯内设有两根与绝缘线芯直径相同的粗填充绳,在由两根绝缘线芯和两根粗填充绳绞合而成的圆形缆芯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一根细填充绳。
本实用新型在缆芯外侧设置综合护套层和铝护套层,采用双层屏蔽结构,增加了屏蔽性能,提高了电缆对外来电场的抗干扰能力;绝缘线芯采用内皮层、中间层和外皮层三层绝缘,提高了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在由若干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的圆形缆芯内设置填充绳,提高了缆芯的圆整性和对称性,提高了电缆电气性能指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绝缘线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绝缘线芯;2、综合护套层;3、铠装层;4、外护套;5、铝护套层;6、衬层;7、细填充绳;8、泄流线;9、粗填充绳;10、导体;11、内皮层;12、中间层;13、外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缆芯,缆芯由四根绝缘线芯1绞合而成,在缆芯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综合护套层2、铠装层3和外护套4;在由四根绝缘线芯1绞合而成的圆形缆芯内的中心位置设有一根非吸湿性细填充绳7,填充绳为实心聚乙烯绳,填充后保证了缆芯结构的圆整性和稳定性。铠装层3装铠时采用低碳高导磁防腐镀锌钢带联锁铠装,确保了电缆的屏蔽性能,屏蔽系数最小为0.06。外护套4采用炭黑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综合护套层2由单面涂敷的铝塑复合带和纵向并排放置的两根泄流线8组成,泄流线8采用直径不小于0.4mm的TR软圆铜线制成,其与复合带金属面形成良好的电器接触,使接地接续更加方便。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导体10,导体10采用标称直径为1.53mm的TR型软圆铜线,在导体10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皮层11、中间层12和外皮层13三层绝缘护套。绝缘线芯1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制成,其内皮层11采用了易加工成型的低密度聚乙烯LE8706,在绝缘挤出前对导体10预热,增加了绝缘与铜导体的粘着力,防止绝缘收缩影响技术性能;中间层12采用了高密度HE3366,加大了中间层12的机械物理性能;外皮层13采用了高密度HE3366并加色母料,色母料只占外皮层13材料的2%,降低了由于色母料添加过多导致绝缘层介质损耗加大及传输衰减加大的缺陷,提高了产品的电气性能。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缆芯由两根绝缘线芯1绞合而成,在由两根绝缘线芯1绞合而成的缆芯内设有两根与绝缘线芯1直径相同的非吸湿性粗填充绳9,在由两根绝缘线芯1和两根粗填充绳9绞合而成的圆形缆芯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一根非吸湿性细填充绳7。其余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0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牛精饲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钢管离心混凝土管桩完整性的内窥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