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阀控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0214.5 | 申请日: | 200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史忠立;王金生;曹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0;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阀 控铅酸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铅酸蓄电池,更具体地为为太阳能系统设计的一种防水阀控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太阳能系统中使用的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露出壳体外的极性表达方式多为:嵌套式纯铅方端子、镶嵌铜芯式铅基圆端子、焊接式或插入式接线片,这些极性表达的铅酸蓄电池使用在太阳能系统中,存在一些缺点;如太阳能系统备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一般多放在地下或地上的箱子内,箱子不密封,夏天雨水较多,箱子容易进水。这样,易导致嵌套式的方端子、圆端子、接线片的正负极出现微短路;极性表达、接线铜鼻,浸水后腐蚀,连接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导致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连接压降增大;同时易造成极性部分密封不好,容易漏酸,腐蚀极性表达,造成电池压降偏高等,也影响电池外观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有效的起到防水作用,解决端子漏酸及腐蚀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和连接的灵活性,增强电池壳体的外形美观,同时也便于包装和运输的一种防水阀控铅酸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防水阀控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槽、电池盖、极板、接线柱端子、端子引出线,接线柱端子下端连接极板,上端连接端子引出线,其特征在于端子引出线为外带绝缘层的BVR软线,BVR软线铜线部分伸入到接线柱端子顶部的预留槽内,通过直接烧焊的方式达到连接,再把BVR软线绝缘层推到底部,最后把接线柱端子连同其与BVR软线的连接处一起用密封胶埋没。
所述电池盖上有与接线柱端子对应的嵌套,接线柱端子穿过嵌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太阳能系统的使用环境设计的,BVR软线有防水保护膜,密封胶不怕水的浸泡,这样的设计很好的起到防水作用,同时避免了普通电池极性表达因漏酸、腐蚀等引起的一些质量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和连接的灵活性。同时也便于电池的包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放大图;
图中,1.BVR软线,2.铜线部分,3.密封胶,4.接线柱端子,5.电池盖,6.嵌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水阀控铅酸蓄电池,防水主要是通过电池的极性表达结构实现的。本新型包括电池槽、电池盖(5)、极板、接线柱端子(4)、端子引出线。接线柱端子(4)下端连接极板,上端通过预留槽连接端子引出线,端子引出线为外带绝缘层的BVR软线(1),BVR软线(1)铜线部分(2)伸入到接线柱端子(4)顶部的预留槽内,通过直接烧焊的方式达到连接,再把BVR软线绝缘层推到底部,最后把接线柱端子连同其与BVR软线的连接处一起用密封胶埋没,就可完成极性表达。
电池盖(5)上有与接线柱端子(4)对应的嵌套(6),接线柱端子(4)穿过嵌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0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处理装置和光盘装置
- 下一篇:空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