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毛毡粗纱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9876.0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1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苏海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启隆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08 | 分类号: | B65H75/08;B65H75/1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300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毡 粗纱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配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双毛毡粗纱管。
背景技术
目前,纺纱厂在纺制纯棉高支纱(包括粗支纱和细支纱)时,通常使用细 纱机进行。与之配套的只有细纱管,这种细纱管的结构是由管体、管体下端的 底座和管体上端部的单一毛毡环组成。在使用粗纱的情况下,也是使用这种细 纱管。由于细纱机牵引能力有限和工艺设计的需要,在使用粗支纱的情况下, 现行的处理方法是将粗支纱的缠绕直径缩小(即减轻粗支纱的重量),由于粗支 纱直径不断变细,这样粗支纱在细纱机工序中纱架上退绕时很容易出现意外牵 伸,造成成纱指标降低和断头增多,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单毛毡纱管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作 为细纱管使用,又可作为粗纱管使用的双毛毡粗纱管。
其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单一毛毡环的细纱管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包括管体、 管体下端的底座和管体上端部的毛毡环,在管体上端部的毛毡环的下方还设有 另外的一个或几个毛毡环,增加的毛毡环与原有的毛毡环沿轴向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纱管增加间隔分布的的毛毡环后,可以方便的改变 粗支纱的轴向长度和径向长度,而轴向长度的变化,可以改变粗纱的始纺位置 (降低),这样粗支纱在细纱机上退绕时,其上部的张力得到下降,发生意外牵 伸的几率大大降低,由此避免了过多的意外牵伸和断头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 量和产量。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现有的单一毛毡环的细纱管包括管体4、管体下端的底座5和管 体上端部的毛毡环2,1是管体5的空腔。其不同之处是在管体上端部的毛毡环 2的下方80毫米处还设有另外的一个毛毡环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启隆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启隆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梳子
- 下一篇:用无纺布在药液中浸泡制成的双层具除臭功能的鞋垫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