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模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19491.4 | 申请日: | 2008-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6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传禄;张孝山;王玉刚;张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D01G9/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32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模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花生产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开模机。
(二)背景技术
随着机采棉加工工艺的推广使用,传统的人工喂花很难做到连续、均匀,已经不适应棉花生产加工的需要,严重制约了采棉机和棉花加工设备先进性能的充分发挥,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连续、均匀喂棉的开模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刺钉辊、输棉绞龙和壳体,刺钉辊、输棉绞龙设置在壳体内,壳体靠近刺钉辊一端有进棉模口,另一端有出籽棉口,输棉绞龙的下侧至出籽棉口处设有排杂网板。
为了避免刺钉脱落,提高刺钉辊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刺钉辊包括滚筒和多个均布在滚筒圆周面上的刺钉,每个刺钉通过一个槽钢架与滚筒固定,所述的槽钢架与滚筒焊接,刺钉与滚筒铆接。
为使开模效果好,所述的刺钉辊有多个,多个刺钉辊排列在一个下部竖直、上部向进棉模口倾斜的轴线上。
为使开模效果好,所述的刺钉辊转速为7-10米/秒,两个相邻刺钉辊净间距为24毫米。
为了方便排杂,所述输棉绞龙下侧的排杂网板的下方设有排杂绞龙。
为了使经过开松后的籽棉更好的传递给输棉绞龙,所述的刺钉辊和输棉绞龙之间设有传递辊。
为使开模机能够行走,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为了便于控制,所述的刺钉辊、传递辊、输棉绞龙、排杂绞龙和行走轮都由变频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先吃进棉模、再通过刺钉辊破解开松、抛掷到输棉绞龙上,部分散落的籽棉也被传递辊送到输棉绞龙上,籽棉在输棉绞龙上抖动、翻转前进,被输棉绞龙排出机外、落到平带输送机上,实现连续、均匀喂棉,籽棉中的杂质通过筛网孔进入排杂绞龙排出机外,实现自动排杂。充分发挥了采棉机和棉花加工设备先进性能,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刺钉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刺钉辊,2、传递辊,3、输棉绞龙,4、排杂网板,5、排杂绞龙,6、壳体,7、刺钉,8、槽钢架,9、滚筒。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刺钉辊1、传递辊2、输棉绞龙3、排杂网板4、排杂绞龙5和壳体6,壳体6一端有进棉模口,另一端有出籽棉口,刺钉辊1、传递辊2、输棉绞龙3、排杂网板4、排杂绞龙5都设置在壳体6中。
如图2所示,刺钉辊1包括滚筒9和6个均布在滚筒9圆周面上的刺钉7,每个刺钉7通过一个槽钢架8与滚筒9固定,所述的槽钢架8与滚筒9焊接,刺钉7与滚筒9铆接。刺钉辊1有六个,排列在壳体6的进棉模口附近。
输棉绞龙3处在壳体6中靠近出籽棉口的位置,传递辊2处在刺钉辊1与输棉绞龙3之间,排杂网板4设在输棉绞龙3的下侧至出籽棉口处,排杂绞龙5设置在输棉绞龙3下侧的排杂网板4的下方。
行走轮设在壳体6的底部。
刺钉辊1、传递辊2、输棉绞龙3、排杂绞龙5和行走轮都由变频电机驱动。驱动刺钉辊1和传递辊2的称为开模电机,驱动输棉绞龙3和排杂绞龙5称为绞龙电机,驱动行走轮的称为行走电机,开模机的开模喂棉速度由轧花车间根据生产情况实行联锁控制。
刺钉辊1转速为7-10米/秒,两个相邻刺钉辊1净间距为24毫米。
操作方法:工作时依次启动开模电机、绞龙电机、行走电机,根据棉花加工量要求调节行走电机频率。开模机前行吃进棉模后,开模机上的六个刺钉辊1将棉模开松,抛掷给输棉绞龙3,输棉绞龙3将籽棉排出机外,落在输送平带机上或直接进入外吸棉管道口,在输棉绞龙3输棉过程中,籽棉在输棉绞龙3上抖动、翻滚前进,籽棉中的杂质通过排杂网板4进入排杂绞龙5排出机外。开模机开模喂棉速度由变频电机控制。停车时按相反顺序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吹风壳体结构改良
- 下一篇:油漆房油漆废气排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