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的硫化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19033.0 | 申请日: | 200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9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增 |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33/10;B29C35/02;B29L31/26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 地址: | 261061山东省潍坊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沟槽 管接头 密封圈 硫化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化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的硫化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以及消防管道常常采用沟槽式管接头进行连接,其方法是将密封圈套设在两个管子的对接处,然后用管箍将其箍紧。由于这种方法无需在管接头处加工螺纹,连接快速且密封效果好,因而在管道安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是在硫化机上用模具通过硫化工艺加工出来的,公知的硫化模具包括位于外侧上部的上模体,位于外侧中部的中模体,位于外侧下部的下模体,以及位于内侧的芯模体,所述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芯模体的相应贴合面贴合形成封闭的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型腔。工艺过程如下:第一步是装料,将中模体和下模体合并,然后把生料条缠绕在密封圈型腔内,放上芯模体,再放上上模体,用手把模具推入硫化机加热板中;第二步是合模,加热板在液压缸的带动下沿导轨向上运动,直至与上模体的相应贴合面压合;第三步是硫化,通过电加热体对硫化模具进行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第四步是开模,加热板在液压缸的带动下沿导轨向下运动,使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上下离开一定的开启距离;第五步是卸料,首先将模具一起取出,然后将上、下模体与成型后的密封圈分离,从中模体取出密封圈和芯模体,最后把密封圈从芯模体上取出。由上述工艺步骤可以看出,这种分体式的硫化模具在装料和卸料时比较繁琐,工艺时间较长,还容易伤工人,因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热能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的硫化模具,以解决在装料和卸料时工艺时间耗费过长的技术问题,该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硫化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热能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的硫化模具,包括位于外侧上部的上模体,位于外侧中部的中模体,位于外侧下部的下模体,以及位于内侧的芯模体,所述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和芯模体的相应贴合面贴合形成封闭的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型腔,还包括处于模具中心部位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端部顶靠于所述上模体的止口面上、并设有可通过连接装置将所述导向套和上模体一起固定于上加热板上的连接孔;所述芯模体通过导向孔滑套于所述的导向套上;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下端部的限位装置;所述下模体与中模体设为一体或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的限位装置是挡圈、凸缘或柱状凸出件。
其中,所述芯模体的导向孔是阶梯孔。
其中,所述上模体和/或下模体分别设有径向贯通的出气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下模体与中模体设为一体或固定连接;所以在装料和卸料时无需装拆中模体;由于所述导向套的上端部顶靠于所述上模体的止口面上、并设有连接孔,所以通过连接装置可以将所述导向套和上模体一起固定于上加热板上;由于所述芯模体通过导向孔滑套于所述的导向套上,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下端部,因此,卸料时,通过施加轴向力,使上模体和下模体相向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芯模体也会沿导向套向下移动,当上模体和的相应贴合面轴向分离至可将成型后的密封圈取出的距离时,限位装置可防止芯模体与导向套脱开,操作者将成型后的密封圈从芯模体上取下即可。该硫化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了装料和卸料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硫化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热能损耗。当芯模体的导向孔是阶梯孔时,所述的限位装置例如挡圈、凸缘或柱状凸出件就与阶梯孔的台肩一起形成止口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导向套的轴向长度,节省成本,便于安装。
由于所述上模体和/或下模体分别设有径向贯通的出气孔,硫化时,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型腔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从出气孔排出,提高了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合模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开模时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合模时的纵向剖视图。其包括位于外侧上部的上模体1,位于外侧中部的中模体2,位于外侧下部的下模体3,以及位于内侧的芯模体4,所述上模体1、中模体2、下模体3和芯模体4的相应贴合面贴合形成封闭的沟槽式管接头密封圈型腔,所述下模体3与中模体2固定连接,当然,下模体3与中模体2也可以设为一体,其目的是在装料和卸料时无需装拆中模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增,未经王文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抽芯成孔现浇钢筋砼空心板
- 下一篇:立体管状建筑结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