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取药的瓶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8920.6 | 申请日: | 200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4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萍;张广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爱萍 |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药品包装,确切的讲是一种方便取药的瓶盖。
背景技术
在我国,OTC类药品很多,保健品也很多。例如黄连上清丸、维生素E胶丸等。为了方便制造和符合传统中医药的习惯,以小球状的药丸形式为多,而这些小丸子的药品,取药时很不方便,特别是老年人,从药瓶往外倾倒时容易将药丸撒落、丢失,不仅造成浪费,计量不准确也容易造成事故。有些如中成药六神丸的体积形态更小,更不容易从包装药瓶中取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做了认真地研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小型丸药的药瓶存在的不易取药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即提供一种方便取药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个瓶盖[1],在瓶盖[1]的顶端具有一个近似半球形的封头,其特征在于在封头上开有一个滑槽[2],半球形的顶端和瓶盖[1]的内部装置一个其上具有取药孔[6]的滑球[3],滑球[3]上还有一个与取药孔[6]大约成90度的且与滑槽[2]配合的手把[4],手把[4]上具有一个凸起与瓶盖[1]上的止口[5]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瓶盖内的滑球可以自由的滑动,其上的取药孔[6]内可以将药瓶内的药丸装入,通过滑球旋转大于90度的角度后,方便的将药丸倒出来。使用简单方便,特别适合于OTC类的较小药丸型的中成药、保健品和老年人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视图。在附图中的序号描述为:1、瓶盖,2、滑槽,3、滑球,4、手把,5、止口,6、取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装置具有内螺纹的瓶盖[1],在瓶盖[1]的顶端具有一个近似半球形的封头,在封头上开有一个滑槽[2],半球形的顶端和瓶盖[1]的内部装置一个其上具有取药孔[6]的滑球[3]。滑球[3]上还有一个与取药孔[6]大约成90度的且与滑槽[2]配合的手把[4],通过拨动手把就可以使滑球在封头内滑动,但是其滑动的范围由手把和与之配合的滑槽限制。手把[4]上具有一个凸起与瓶盖[1]上的止口[5]配合,当手把滑动到该止口的位置,即卡住,将滑球固定住。使用时,将药瓶倒置,瓶内的小球状的药丸即进入到取药孔[6]内,然后,拨动把手[4],将滑球转动大于90度的角度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将瓶内的药丸倒出来。只要根据药丸的规格和服用数量设计取药孔[6]的直径和深度就可以符合每次服药的用量。附图2中的虚线表示拨动手把后,取药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爱萍,未经陈爱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8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