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6924.0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健 |
主分类号: | F16J15/20 | 分类号: | F16J15/2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机 多用 轴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端密封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非停机状态下可完成泄漏部位修复作业的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各种正、负压转动设备,如汽轮机、发电机、水泵、风机、变速箱等,其轴端密封多数采用汽封、水封和油封等密封形式。由于机械磨损,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密封件的密封效果会越来越差,泄漏量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大,当泄漏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迫将设备暂时停下来,对密封部位进行检修更换,由于汽轮机、发电机等大型设备的特殊性,一旦停机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停机,漏汽量大的设备则容易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而漏油量大的设备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发现有哪一技术在设备非停机状态下,完成密封部位的修复更换作业。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设备非停机状态下完成修复更换作业的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包括一级或一级以上的密封体,每级密封体内均开有注塑孔,注塑孔的末端连通密封体与转轴围成的环形密封室,环形密封室的两侧设置有填料室。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填料室通过分料孔与注塑孔相通。密封脂,密封膏、密封液或固体密封材料等通过与注塑孔相连的分料孔注入填料室内。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填料室内设置有可塑密封材料。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为防止轴转动时,可塑密封材料随轴转动或脱落,将其填料室设计成燕尾形结构。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可塑密封材料的外侧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阻料垫和挡料板。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相邻两级密封体之间留有泄压孔或回油孔。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相邻两级密封体之间还留有泄液孔或回液孔。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相邻两级密封体之间还留有进液孔和液位监视孔。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密封体内的注塑孔还与密封体外圆面上的环形密封槽相通。环形密封槽内注入密封材料后,可实现密封体与密封套之间的密封。
上述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密封体为锥形结构,与其配合的密封套也为锥形结构,从而实现了自密封功能。
设备运行中,轴封泄漏,根据密封部位、压力、介质的不同,可从注塑孔选择注入相应的密封脂,密封膏、密封液或固体密封材料,阻止轴封内漏外泄。
根据需要密封可用注塑、塑造或注塑、塑造组合使用,注塑是先将密封体装入设备,再将密封材料通可注塑孔注入密封室,塑造是用可塑密封材料填入密封室塑造成型后装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该轴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拆装更换方便。
2)广泛适用于各种正、负压的转动设备,如汽轮机、发电机、水泵、风机、变速箱等设备的轴端密封。
3)可与传统密封,如迷宫密封、盘根密封、机械密封、磁密封等组合使用。
4)可实现密封体与轴、密封体与密封套、密封套与设备之间的全方位密封。
5)适用于设备与轴不同心的轴封。
6)密封体与密封套可做成锥形,实现自密封。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注塑单级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注塑二级油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注塑承压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注塑、塑造组合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注塑全方位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注塑液体密封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免停机注、塑式多用轴封,其结构包括单级密封体1,单级密封体1内开有注塑孔2,注塑孔2的末端连通单级密封体1与转轴围成的环形密封室,环形密封室的两侧设置有填料室3,注塑孔2和填料室3之间通过分料孔4连接,密封体1右侧的填料室3的外侧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阻料垫5和挡料板6,密封体1左侧的填料室3的外侧设置有压盖7,单级密封体1上还开有左右贯穿的泄压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健,未经潘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眩光膜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息推荐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