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遮阳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5941.2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寇亚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亚力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军 |
地址: | 117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遮阳板,尤其是一种用于机动车前挡风玻璃上的电控遮阳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用于机动车前挡风玻璃上方的遮阳板是由挡光板和与该挡光板相连接的枢轴,及其安装在机动车前挡风玻璃窗口上的支架构成。该种遮阳板是依靠司机手动来完成其遮阳操作的,即当司机感觉光线刺眼的时候主动扳下遮阳板来遮挡阳光,而当阳光不足时再将遮阳板扳回。由于在扳动遮阳板时,司机同时还需要完成驾驶操作,这样会加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同时因该种结构的遮阳板在打开后只能停留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上,而停留在这个角度遮阳板不一定是每一个司机的最佳视线角度,进而影响其遮光效果。
中国专利ZL03277765.5提供了一种电控的自动遮阳板。该遮阳板是由挡光板、卷帘、卷轴、支架、电机和光控装置组成。其目的是通过光敏二极管等一系列电器元件的自动控制来实现对遮阳板的自动下翻和自动上翻的动作。该遮阳板虽然在解决了传统遮阳板手动操作的弊端,但其制作成本较高,制作工艺过于繁琐,尤其是挡光板是依靠电机的输出轴直接驱动,即挡光板的转动轴与电机之间没有安装减速装置,而减速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降低速度来增加挡光板转动轴的转动扭矩,如果转动扭矩不够大,必须要增大电机的输出功率来补偿扭矩,在通常情况下,电机的输出功率与其体积成正比,在挡光板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有较大体积的电机不仅不美观,且还浪费电能,另一个问题是挡光板转动角度不能在任意部位被固定。
而中国专利2542486Y公开了一种配备减速器的车用电动遮阳板的技术,该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机械传动部分,电路控制部分;其中,机械传动部分包括电动机和与电动机相连的减速器,以及遮阳板;电路部分包括,光敏电阻,电阻,电位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三极管,二极管,开关。在工作时,光敏电阻与电阻和电位器构成分压器,分压点即三极管的基极,当阳光没有直射光敏电阻器时,光敏电阻器呈现高阻状态,三极管不导通,继电器不吸合,由于遮阳板在不工作的时候处于原始位置上,时间继电器不动作,电动机不运转;若阳光直射光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呈现低阻状态,三极管导通后使继电器动作,继电器常开触点吸合,电动机开始运行,经过减速器减速后拖动遮阳板运动,达到遮挡阳光的目的,达到预定位置后,继电器开关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行,经过延时后使得电动机逆转,拖动遮阳板复位。该遮阳板虽然实现了电动机配合减速器使用的方法,但因减速器采用齿轮减速的方式,其减速配比相对较小,输出的转动扭矩也相对较小,同样存在电机体积大和浪费电能等问题;另外,齿轮减速器没有自锁功能,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挡光板会自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蜗轮蜗杆减速的方式解决电机体积大和浪费电能及挡光板倾斜角度不能随意固定等问题的电控遮阳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控遮阳板包括固定在机动车前挡风玻璃上的转动支架和设置在该转动支架上的枢轴,以及绕该枢轴转动的挡光板,所述转动支架的另一侧的挡光板内安装有电机和由该电机输出端相连接的蜗轮蜗杆减速器。
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蜗轮,在第一蜗轮的轴上设置有蜗杆,以及与蜗杆相啮合的减速轮,该减速轮的轴兼作输出轴。
所述挡光板上还设置有能允许输出轴插入的缓冲部件。
所述挡光板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动作的控制组件。所述挡光板和转动支架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安装有磁铁。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挡光板两个面上的磁干簧继电器,且使两个磁干簧继电器在打开和闭合时能与固定在转动支架上的磁铁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控遮阳板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该种结构的减速器除部件少和体积小以外,其减速比可根据需要设置,这样不仅能为挡光板的转动轴提供较大的转动扭矩,同时还可以减小电机的体积;同时,因蜗轮蜗杆减速器具备自锁功能,且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缓冲部件,可以使挡光板转动到任意角度停留,且在这个角度下直接用手搬动挡光板在缓冲部件的保护下也不使转动轴损坏;另外,该种减速器可以使挡光板停留在任意位置,即使电源没电,挡光板也不会随意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控遮阳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缓冲部件6放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电机4及蜗轮蜗杆减速器5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控制组件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5是减速器5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亚力,未经寇亚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5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