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取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5400.X | 申请日: | 200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4 | 分类号: | B60H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10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取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汽车配件结构改进,特别是涉及汽车取暖装置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公知的汽车车厢取暖都是利用发动机的热水或是冷却液形成的热量由风扇进车厢内,达到送暖风的效果。但是实际使用中,因暖风缺少空气温度而使人感到干燥;另一方面暖风在车厢内总是向上漂浮,所以车厢内温度是上高下低,使人感到不舒服,严重影响了冷天车厢内的舒适度;而人体对采暖的需求是下面温度高上面温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既节省能源,又便于制造的汽车用取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的汽车采暖装置包括,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在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中串接至少一个散热管,在散热管上设有控制流量、调节温度的阀门和水泵;散热管位于车厢内底板上。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与散热机构的结合既可实现对车厢内的供暖,也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的辅助冷却。
所述的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汽车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连通,其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的散热管为连续的U形弯管,或为回形排管。
所述的散热管位于隔热板上,隔热板外侧设有防护托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使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机构与散热机构的结合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冷却热源进行采暖,且采用地板式采暖方式;弥补了车厢采暖上暖下凉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取暖装置包括汽车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1、散热管6、阀门和水泵4。散热管6的两端进水口2和出水口3分别通过导热管5与汽车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1连通,散热管6位于车厢内的底板上。
由图2可见散热管6为连续的U形弯管,散热管6位于隔热板7上,隔热板7外侧装有防护板8.通过防护板8将散热机构安装在车厢内底板上。
动态的工作情况是这样的,当天冷需要取暖时,打开导热水管5上的阀门,并起动水泵4,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1中吸收了热量的热水排水通过出水口3、导热水管5进入位于车厢内底板上的散热管6中,给车厢内供暖,散热后的水再由进水口2进入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1中,给车厢内供暖,散热后的水再由进水口2进入发动机水冷却循环机构1中,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程序。往复循环过程实现对车厢内的供暖,也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的辅助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5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房吊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凭证夹板及纸张装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