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油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5319.1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东 |
主分类号: | E21B36/04 | 分类号: | E21B36/04;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311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防蜡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原油处理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油井的深度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井底的油温大约为90℃左右,每上升1000米,井内油温下降35℃左右,离地面500米处,油温大约为38℃左右,随着油温降低,油井壁结蜡、结盐、结膏现象严重,采油阻力增加,时间长了蜡会堵住油管,严重影响了采油工作。但现在没有一劳永逸的清防蜡方法,目前的各种清防蜡方法,不是影响产量和就是有污染,且作业频繁,投入产出比低下,这就需要一种更先进的防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原油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原油处理器是由油管和油套管构成,在油管上套有护套管,在油管和护套管的环隙封闭空间内有电磁线圈缠绕在油管上,在护套管外套有油套管,油套管下端的环板将油套管及护套管下端的环隙封闭并与油管相固定连接,油管的上出口经油套管环隙与下出口管连通;电磁线圈与电磁控制器联接,电磁控制器上有电源插头。电磁线圈置于油管的和护套管的中间,又在护套管外套有油套管,使电磁线圈的热量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磁线圈与油管和护套管间均设有绝缘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电磁线圈上设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电磁控制器电路连接,用于过热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装置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流体,以达到更好的防蜡防垢效果,通过处理器能产生与石蜡分子自然振荡频率相当的电磁场,通过电路可设定输出特定频率电磁波根据作用介质不同,可设定不同频率产品,特定电磁波与石蜡分子可产生共振,共振的定义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本装置就是利用电磁共振原理,向石油中的石蜡施加一个与其自然频率相同的频率,从而引起石蜡分子产生微小共振,共振的石蜡分子又对其它石蜡分子产生策动力,使其它石蜡分子又产生共振,最终结果使得在有效距离内全部石蜡分子产生共振,共振的结果,使石蜡分子动能增加,大的石蜡分子团变成单个的石蜡分子或小分子团,提高了石蜡的活性,使之处于相对活跃状态,它失去脱离溶液而附着到内管壁的能力,从而起到有效的防蜡目的。
本装置通过法兰方式连接,用于油井防蜡安装于井口处,用于管线防蜡可安装于管线。用于锅炉水管线等防垢可安装于进水管线处。
本装置主要用于采油机或输送管线防止石蜡在原油等流体中结晶析出同时能防止管线结垢降低原油粘度,或用在水管线锅炉用于防垢。
本实用新型的原油处理器具有下列优越性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无需监控保养;安装该装置后,不用加药,避免了由于化学加药和热洗对油层污染而造成的产量减少,延长开采寿命、对油层、环境无污染,节能环保;降低掺水量甚至停掺水和掺水温度,节约电热能源,降低采油成本;投资回收周期短,大量减少洗井、加热掺水费用和人力物力,提高有效采油天数和产能建设;能够使原有抽油机井不再需要任何防蜡措施延长洗井周期,解决了因结蜡而使采收率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原油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原油处理器是由油管和油套管构成,在油管1上套有护套管2,在油管1和护套管2的环隙封闭空间内有电磁线圈3缠绕在油管1上,在护套管2外套有油套管4,油套管4下端的环板5将油套管4及护套管2下端的环隙封闭并与油管1相固定连接,油管1的上出口经油套管环隙6与下出口管7连通;电磁线圈3与电磁控制器8联接,电磁控制器8上有电源插头9。
实施例2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原油处理器是由油管和油套管构成,在油管1上套有护套管2,在油管1和护套管2的环隙封闭空间内有电磁线圈3缠绕在油管1上,电磁线圈3与油管1和护套管2间均设有绝缘材料10。在护套管2外套有油套管4,油套管4下端的环板5将油套管4及护套管2下端的环隙封闭并与油管1相固定连接,油管1的上出口经油套管环隙6与下出口管7连通;电磁线圈3与电磁控制器8联接,电磁控制器8上有电源插头9。
实施例3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原油处理器是由油管和油套管构成,在油管1上套有护套管2,在油管1和护套管2的环隙封闭空间内有电磁线圈3缠绕在油管1上,电磁线圈3与油管1和护套管2间均设有绝缘材料10。在护套管2外套有油套管4,油套管4下端的环板5将油套管4及护套管2下端的环隙封闭并与油管1相固定连接,油管1的上出口经油套管环隙6与下出口管7连通。在电磁线圈3上设有温度控制器11,电磁线圈3和温度控制器11均与电磁控制器8电路连接,电磁控制器8上有电源插头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东,未经陈敬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5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体液压支架柱鞋
- 下一篇:内置动力负压循环旋转冲击组合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