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床进给速度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15235.8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7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勇阁 |
主分类号: | B24B49/10 | 分类号: | B24B4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秀梅 |
地址: | 110179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床 进给 速度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床的控制结构,具体说是一种用来对磨床进给速度实时的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磨床的加工过程中,传统的进给量控制方式是设定固定的进给速度。这种方式存在2个问题:1.当砂轮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来,还是按照固定的参数进行磨削,加工精度受到砂轮尺寸变化的影响,这样磨削出来的工件质量不好;2.当工件的毛坯不一致时,也同样按照固定的参数进行磨削,影响磨削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的固定进给速度的控制方式,彻底从控制方法上面进行技术改进。提供一种对磨削过程实时监控与调整的结构,通过声发射装置检测磨削过程中的声波信号,之后反馈给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通过声波信号根据设定的工艺及算法实时地计算出进给的数据,再发送至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对磨床进给速度实时控制,通过调节装置传送至电主轴以改善磨削工艺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声发射信号采集、声发射信号处理、运动控制器、执行装置四部分,所述声发射信号采集部分包括声发射传感器及传输线;所述声发射信号处理部分包括声发射处理装置;所述执行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传动装置;声波信号由声发射传感器采集,通过传输线传送至声发射处理装置,经声发射处理装置处理后传送至运动控制器,由运动控制器将声发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进给速度信号传送至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对磨床进给速度实时控制。
所述声发射传感器设置于电主轴内。
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及声发射检测装置的型号为德国DITTEL公司的AE6000型及其AE系列产品。
所述运动控制器为三菱Q系列运动控制器Q172H。
所述传动装置为丝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优化磨削过程,实时的对磨削进行控制,改善磨削质量,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经检测,本系统的磨削精度可达±2微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声发射信号采集、声发射信号处理、运动控制器、执行装置四部分。声发射信号采集部分包括声发射传感器3、传输线5;声发射信号处理部分包括声发射处理装置6;执行装置包括伺服电机8、传动装置9;电主轴4内设置有孔,声发射传感器3设置在电主轴内部孔中靠近砂轮的一端,通过传输线5连接位于外部的声发射检测装置6;声波信号由声发射传感器3采集,通过传输线5传送至声发射处理装置6,经声发射处理装置6将声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送至运动控制器7,由运动控制器7转换为进给速度信号传送至伺服电机8,通过传动装置9对磨床实时控制。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及声发射检测装置的型号可选用德国DITTEL公司生产的AE6000型及其AE系列产品,也可选用其他厂家类似产品。所述运动控制器可选用日本三菱Q系列运动控制器Q172H,也可选用其他厂家类似产品。
所述的传动装置可以是丝杠等。
加工过程中,当砂轮2与工件1接触上之后,声发射传感器3检测到声波信号通过传输线5传递给声发射处理装置6,声发射处理装置6将声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给运动控制器7,运动控制器7通过设定的工艺,经过计算转换为进给速度控制信号发送给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带动丝杠9来执行动作。由此,使整个磨削过程趋于一致。从而实现整个磨削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经检测,本系统的磨削精度可达±2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勇阁,未经郑勇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5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光电感应的横编织机头运行量的计数装置
- 下一篇:霍尔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