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4772.0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9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巨;张元健;杨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61042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大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涉及冶金企业冷轧机的一种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冷轧技术的发展,为节约换辊时间,各设计厂家均设计了结构不同的快速换辊结构,在实际使用中,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从现场安装后反应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换辊大车的轴向固定及锁紧上,当换辊大车开到轧机前与轧机换辊轨道对接后,由于缺乏换辊大车固定装置,轧辊在从换辊大车向轧机内换辊轨道推进时,无法准确对正,需反复多次才可,延长了换辊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从而解决轧机换辊时的换辊大车对中及固定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是由轧机操作侧机架、对中装置、锁紧装置和换辊大车所组成。其结构在于锁紧装置是由锁紧液压缸、压板和锁紧支架所组成。锁紧液压缸安装在底板上,底板通过底座固定在操作侧机架上。压板与锁紧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锁紧支架安装在换辊大车的两侧前端。对中装置是由顶尖和底板上的凹槽所组成。顶尖装在锁紧支架的前端,底板上的凹槽设在锁紧液压缸和压板的前部,与换辊大车锁紧支架前端的顶尖对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中装置、锁紧装置共有两套,分别安装在换辊大车的两侧前端和操作侧机架的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换辊大车的对中及锁紧装置固定在轧机操作侧机架外侧底座上的底板和换辊大车的两侧前端,换辊大车的车体前端两侧装有用于固定及对中的锁紧支架和顶尖,轧机操作侧机架外侧底座上的底板上装有锁紧液压缸和安装在锁紧液压缸活塞杆上的压板、以及对中用的凹槽。锁紧动作是通过锁紧液压缸的动作来实现的,当换辊大车上的换辊轨道与轧机内换辊轨道准确对接后,顶尖已经顺利导入对中装置凹槽内。锁紧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压板,将锁紧支架锁紧,可以防止换辊大车轴向串动。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解决换辊大车的轴向固定及锁紧问题,提高换辊时换辊大车的稳定性,便于快速更换轧辊。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中装置可使换辊大车顺利导向,保证换辊大车上换辊轨道与轧机内换辊轨道准确对接,同时换辊大车在对中装置的作用下不会发生侧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锁紧装置可使换辊大车在到达前极限位置与轧机内换辊轨道对接后,将换辊大车轴向锁紧,防止换辊大车轴向发生串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安全可靠、对中准确、效果好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两张附图,其中:
图1是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换辊大车对中及锁紧装置俯视图。
图中:1、操作侧机架 2、锁紧缸 3、轧辊 4、底板 5、底座 6、压板 7、顶尖 8、锁紧支架 9、换辊大车 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是由轧机操作侧机架1、对中装置、锁紧装置和换辊大车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是由锁紧液压缸2、压板6和锁紧支架8所组成。锁紧液压缸2安装在底板4上,底板4通过底座5固定在操作侧机架1上。压板6与锁紧液压缸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锁紧支架8安装在换辊大车9的两侧前端。对中装置是由顶尖7和底板4上的凹槽10所组成。顶尖7装在锁紧支架8的前端,底板4上的凹槽10设在锁紧液压缸2和压板6的前部,与换辊大车9锁紧支架8前端的顶尖7对正。对中装置、锁紧装置共有两套,分别安装在换辊大车9的两侧前端和操作侧机架1的底座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