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报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4370.0 | 申请日: | 2008-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1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甄恒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志舰 |
| 地址: | 116622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主要涉及一种电话听筒未放好挂断状态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信息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话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因此,当电话出现故障时,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而当听筒未放置好而造成的“假通话状态”,致使电话打不进来,有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有此可以看出,如何及时有效地提醒人们电话正处于“假通话状态”,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报警装置,一种当电话听筒未放置好且处于挂断状态时的报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话报警装置由检测电路、单片机、报警控制电路和报警器组成。单片机前连接有检测电路,单片机后连接有报警控制电路,报警控制电路与报警器连接。检测电路对电话听筒音源信号进行检测,对符合要求的信号进行处理。对单片机编程,由程序控制单片机工作。装置中各元件采用无源元件。
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当听筒未放置好,处于“假通话状态”时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电话机内部,而且装置中各元件采用无源元件,无需再外接电源,不会影响电话的正常使用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话报警装置由检测电路、单片机、报警控制电路和报警器组成。单片机前连接有检测电路,单片机后连接有报警控制电路,报警控制电路与报警器连接。检测电路对电话听筒音源信号进行检测,对符合要求的信号进行处理。对单片机编程,由程序控制单片机工作。装置中各元件采用无源元件。每隔一段时间,程序控制单片机首先对电话机上的键销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若键销处于关闭状态时,表示电话处于非通话状态且听筒放置好,单片机显示为高电平,并将结果反馈给程序,此时报警装置不工作;若键销处于开启状态时,表示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或是听筒未放置好,单片机显示为低电平,并将结果反馈给程序,程序控制单片机进一步对声音信号频率进行检测,截取一段听筒声源通过检测电路,将实际信号去除外界干扰信号频率50Hz,并且只对950Hz信号频率进行处理,使其转变为单片机便于处理的信号,当信号频率符合单片机程序预先设定的嘟嘟音(也就是挂机状态下的通断音950Hz信号频率)的频率时,在单片机上设定记录标记,开始计数,当数值达到单片机程序预先设定的限定值时,单片机程序转入报警处理程序,报警器收到报警控制电路信号报警。相反的,当信号频率不符合单片机程序预先设定的嘟嘟音(也就是挂机状态下的通断音950Hz信号频率)的频率时,单片机不计数,程序控制单片机继续判断信号频率。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当听筒未放置好,处于“假通话状态”时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便,同时由于木实用新型是安装在电话机内部,而且采用无源元件,无需外接电源,安全性强,可靠性高,安装简便,造价低,不影响电话的正常使用和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