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砖混结构中冷桥现象的混凝土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13666.0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B1/62 | 分类号: | E04B1/62;E04C3/20;E04C3/34;E04C3/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甄玉荃;孙丽珠 |
地址: | 110005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结构 中冷桥 现象 混凝土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混结构中的混凝土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砖混结构中冷桥现象的混凝土构件。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北方是"冷桥"现象多发的地区,由于冬天北方天气比较寒冷,室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冷空气进入房屋后与热空气结合而形成水雾吸附于墙体,便会出现房屋潮湿、霉变的现象。而砖混结构的房屋多发生于房屋内外墙交角、楼屋面与外墙搭接角的区域范围,主要因为圈梁、构造柱等混凝土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混凝土本身又是导热系数极高的材料,所以圈梁、构造柱等的交角处最易形成“冷桥”,继而出现渗水、墙皮脱落、发霉等现象,严重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给墙体穿上"保暖衣",实际上就是在建筑外围加上保温材料(主要选用苯板),虽然各类建筑的保温标准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但冷桥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给业主造成了很多的苦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冷桥"现象,易出现房屋潮湿、霉变,继而出现墙体渗水、墙皮脱落、发霉等现象,严重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使用功能,而提供一种控制砖混结构中冷桥现象的混凝土构件,它包括混凝土构件主体(3),在所述混凝土构件主体(3)内部埋设有PVC管(1),在混凝土构件主体(3)外端留有PVC管接口(2)。所述PVC管(1)的外壁直径不宜大于混凝土构件主体(3)截面最小尺寸的1/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实用,可解决北方砖混结构的建筑房屋,在冬天常出现的"冷桥"现象。延长了房屋使用寿命,提高了冬季的保暖功能。
在遵循被动防护(在建筑外围加上保温材料)的基础上,采用主动升温的控制结构,对由圈梁、构造柱等混凝土构件引起的冷桥的控制上起到了双重防护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冷桥现象,对屋内的整体采暖效果也有所提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供热过程中形成冷桥现象造成的热损失,继而控制了出现渗水、墙皮脱落、发霉等影响房屋美观和使用功能的现象。此方法不会给工程本身增加太多的成本,却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工程中一直存在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混凝土构件(圈梁)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混凝土构件(构造柱)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混凝土构件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一种控制砖混结构中冷桥现象的混凝土构件,它包括混凝土构件主体3,在所述混凝土构件主体3内部埋设有PVC管1,所述混凝土构件主体3外端留有PVC管接口2。
所述混凝土构件主体3指圈梁、构造柱及混凝土过梁。
所述PVC管1的外壁直径不宜大于混凝土构件主体3截面最小尺寸的1/10。
所述混凝土构件主体3外端预留的PVC管接口2,与用户屋内供暖管线并联连接。
控制砖混结构中由圈梁、构造柱等混凝土构件引起的冷桥现象,是一种主动升温控制结构和防止混凝土形成冷桥的控制结构。该结构是在施工的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及混凝土过梁构件的主体3内部埋设PVC管1,PVC管1的外壁直径不宜大于混凝土构件主体3截面最小尺寸的1/10,圈梁、构造柱等构件在砖混结构中不参与承载力计算,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预埋此管对圈梁、构造柱在砖混结构中的构造作用影响非常小。并在圈梁、构造柱主体3外端留有PVC管接口2,此接口将来与供暖管线连接,与用户屋内散热器形成“并联”连接,当冬季天气寒冷时(冷桥的多发时段),随着供暖的热气流入预埋在圈梁、构造柱及混凝土过梁内的PVC管内,圈梁、构造柱等构件的自身温度将有所提高,大大降低了“冷桥”的发生机率,从而很好的解决了由于苯板太薄、保温施工质量难以控制而造成的“冷桥”现象。由于在圈梁、构造柱等构件内的PVC管与用户屋内的散热器是“并联”连接的,所以不会影响屋内散热器的正常供暖,同时暖气在圈梁、构造柱内的循环也可以提高屋内的温度,不会造成整体热量的损失。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砖混结构的建筑物过程中,根据各部位混凝土构件的实际参数,确定需要预埋的PVC管的直径、长度及外留管位置等,将确定的布置形式直接体现在建筑施工图中,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此控制结构可以很好的推广实施,最终达到控制砖混结构中由圈梁、构造柱等混凝土构件引起的冷桥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3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体式液压震击器
- 下一篇:超长超重混凝土灌注桩加固型钢筋笼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