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警示罩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3641.0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姜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钧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F21V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警示 罩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用的罩壳,尤其是一种方便携带、安装,并可以在照明较差的环境下起到警示作用的罩壳。
背景技术:
在夜晚或具有较大的烟(雾)等照明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当人们需要提醒其他人自己的位置,或者标示出某一物体的位置时,需要一种可以持续发光且引人注意的发光装置。现在人们普遍使用一种可以发光的交通指示棒,这种交通指示棒主要依靠其内部设置的光源发出光线,通过其透明的壳体发出红色或橙红色等显著光线,以达到警示的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是:这种交通指挥棒属于专用器材,普通人难以购买到,这样在照明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在配备这种器材的人员到达预定地点之前,难以有效的标示或组织人员;并且即便是拥有这种交通指挥棒,也存在着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安装拆卸简单,可有效提示人员或物体所在位置的发光装置警示罩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光装置警示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壳体1,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连接部分2。
所述的壳体1为圆锥形。
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明凸起3,且布满壳体1的内腔。
所述的连接部分2上设置有连接卡槽4。
所述的连接卡槽4为多个,且连接卡槽4的口径沿着连接口5向壳体1内部依次缩小。
所述的透明凸起3为凸透镜。
所述的壳体1为红色或黄色或橙红色。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造价较低,较容易进行生产和推广活动。
2.拆卸、安装方便,且适用于多种常用家庭照明器材,如各种型号的手电筒,照明灯等。
3.采用多个布满壳体内腔的凸透镜产生漫反射现象,视界范围可以达到150米以上,警示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发光装置警示罩壳,包括一个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壳体1,材料可以选用塑料,有机玻璃等;壳体1应为红色或黄色或橙红色,或者是其他较醒目的颜色,以保证人们在照明条件较差的环境下仍能够看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警示罩壳;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明凸起3,且布满壳体1的内腔,透明凸起3是凸透镜,也可以是其他的半球状透明体,如由塑料或强化玻璃制成的透明凸起;壳体1的形状为圆锥形,这样设置,更加有利于光线在壳体1内部进行漫反射,发光效果好。
在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连接部分2,连接部分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卡槽4,连接卡槽4的口径沿着连接口5向壳体1内部依次缩小,即越靠近壳体1内部的连接卡槽4的口径越小;连接卡槽4的数目以2至5个为宜。
使用时,将照明装置(手电筒等)的端头插接在连接部分2的连接卡槽4之内,打开照明装置,光线进入到壳体1内部,由于壳体1的内腔上设置有多个透明凸起3(凸透镜),使光线在壳体1内进行漫反射;又由于壳体1本身为带有醒目颜色的透光体,因此人们可以在照明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在较远处看到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罩壳,以达到警示、提醒或指挥人员和标记位置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钧,未经姜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3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