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皮带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3397.8 | 申请日: | 2008-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7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国 |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A01D29/00;A01D3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述学 |
| 地址: | 12140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业机械上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新型皮带轮。
背景技术
花生成熟之后收获时,需将其从土壤中拔出、清土、放趟,目前,作业效率较高是采用花生收获机。其中拔出工序是由机器上成对的夹持皮带来完成的,在结构上,夹持皮带安装于夹持皮带轮上。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掉带、憋秧、滞住等故障,作业中上皮带和调整不但麻烦,而且显著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皮带轮,能很好排除掉带、憋秧、滞住等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皮带轮主体,其特征是:在皮带轮主体的一端或两端设置凸耳。
上述的凸耳与皮带轮主体连为一体。
上述的凸耳设置在连接片上,连接片固定组装在皮带轮主体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皮带轮端部的凸耳能很好防止皮带掉带,同时具有拨秧的作用,解除了憋秧、滞住故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是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在花生收获机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在皮带轮主体1的一端整体连接凸耳2。根据使用需要,也可在皮带轮主体1的两端整体连接凸耳2。每端凸耳2的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并沿周向均布。
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具体结构:凸耳2设置在连接片3上,连接片3通过连接螺钉4固定组装在皮带轮主体1的一端或两端的端部。
见图4,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在花生收获机上,结构示意图中的两条夹持皮带安装在带凸耳2的多个皮带轮1上。组装在花生收获机上的多个皮带托轮5也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国,未经刘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3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