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探头用一次性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12748.3 | 申请日: | 2008-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6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林 |
| 主分类号: | A61B8/06 | 分类号: | A61B8/06;A61B8/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刚 |
| 地址: | 110016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探头 一次性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查及理疗等设备的探头用一次性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种彩超机、理疗机等设备使用率很高,作为常规的检查工具及理疗工具,可以直达病灶,使检查更准确,治疗更迅速,但目前还没有正规的护套产品,使得各种仪器探头大部分均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使用:一是不用任何护套,每用完一次只是对探头进行简单的消毒,很容易造成不同人群的皮肤交叉感染,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避孕套进行隔离,虽然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但由于避孕套本身不是专用产品,也就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装卸困难,易破裂,显影质量不稳定。让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感官上觉得很难为情等等。
现有的医用护套的前端半球形头的壁厚为其侧壁厚的二倍,在医用护套后端口沿的卷口沿内埋设拉口线,通过拉口线将护套固定在探头上,其前端球形头部直径大于套体直径。以上产品存在以下缺陷:1.球形头壁厚是侧壁的二倍,使得其工艺增加了难度,而且还会影响检查及治疗效果;2.护套后端口埋设的拉线也增加了成本,并且操作繁琐;3.球形头部直径大于套体直径,使其装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查及理疗等设备探头用的一次性防护套,该防护套将整个探头连同手柄都被密闭的套封起来,使用该防护套可防止不用护套而引起的交叉感染及使用避孕套而带来的不便,并使显影及治疗效果更稳定,解除了医生及患者的后顾之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医疗探头用一次性护套,包括有球形端、套体、护柄部和箍环,该一次性护套呈套桶状,护套前端与探头接触处为球形端,连接球形端的护套中间部位为套体,套体与箍环之间为护柄部,护套后端设有箍环,球形端贴紧在探头前端,箍环箍紧在探头手柄后端。
如上所述的医疗探头用一次性护套,其所述一次性护套的护柄部为锥形。
如上所述的医疗探头用一次性护套,其所述一次性护套的护柄部与套体呈一体,并整体制成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护套将整个探头连同手柄都被密闭的套封起来,能有效防止不带护套引起的交叉感染。
2.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护套的使用及操作更方便,显影及治疗效果更稳定,更不易破裂,也避免了使用避孕套给年轻患者带来的不舒服的心理障碍。
3.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护套制作成本低廉,容易被推广使用,社会效益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护套呈套桶状,套在探头体上,包括有球形端(1)、套体(2)、护柄部(3)和箍环(4);该护套前端与探头接触处为球形端(1),连接球形端(1)的护套中间部位为套体(2),套体(2)与箍环(4)之间为护柄部(3),护套后端设有箍环(4),球形端(1)贴紧在探头前端,箍环(4)箍紧在探头手柄后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一次性护套的护柄部(3)为锥形。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一次性护套的护柄部(3)与套体(2)呈一体,并将其整体制成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护套呈套桶状,与探头接触处为球形端(1),该处贴紧在探头前端以提高其使用效果。套体(2)套在探头外壁,防止探头外部与人体接触,在护套后端设有箍环(4),防止护套探头前移或滑脱,护柄部(4)套在探头操作手柄上,操作时手握在护柄部上,防止探头手柄与人手部相接触。这样整个探头连同手柄都被护套密闭的套封起来,能够完全防止交叉感染。该产品所用材料为医用乳胶,制成0.06~0.1mm薄膜桶。使用前,将探头对准护套的后端开口处,向护套前端插入,确认前端贴紧后,将护套箍环拉到探头手柄尾端,使整个探头及手柄都装到护套内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手柄与人体表面完全隔离。使用一次后将护套退下后弃掉,本产品适用于各种超声设备,理疗设备,作为防止交叉感染的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林,未经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2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体数学公式识别方法
- 下一篇:用于计算对象之间竞争性度量的方法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