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细胞回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2601.4 | 申请日: | 200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0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平;刘显智;李归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剑平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J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滨 |
| 地址: | 110044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细胞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血液白细胞滤除后的白细胞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白细胞是血液主要成分之一,显微镜下为无色的有核细胞,一般呈球形。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各类白细胞的防御保护作用各不相同。
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活动的能力,是机体对抗入侵病菌,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的最重要的防卫系统,当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时,机体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性,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并能对抗组织胺等致炎因子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颗粒,内含组织胺、肝素与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抗原-抗体反应时释放出来。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目前认为它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运动,能吞噬、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单核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在吞噬抗原后将所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交给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性反应,单核细胞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淋巴细胞则为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而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综上所述白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但将异体白细胞通过输血输给病人却十分有害。主要原因如下:①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②引起肺微血管栓塞;③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④引起TA-GVHD;⑤引起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⑥传播病毒:如CMV、HIV、HTLV等;⑦白细胞寿命短,输入时几乎已经没有活性。鉴于上述原因,输血前需要通过白细胞滤器将白细胞滤除弃掉。
目前白细胞的制备主要通过手工分离法和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法。手工离心分离法是由于血液成分比重不同,通过离心后血液大致被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中层为白膜层,主要成分为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为红细胞。通过多联袋手动把中间的白膜层分离出可以得到白细胞。但由于里面掺杂大量血小板和红细胞,因此纯度不高,相对数量也不是很多。而且还要浪费很多红细胞和血浆。
通过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白细胞技术复杂,需要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采集过程需要一次性管道,价格昂贵。此外,通过细胞分离机单采白细胞献血员通常不容易接受。
现有的白细胞滤器是采供血机构常用器具,通过白细胞滤器可以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去除,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但目前的白细胞滤器只用于滤除白细胞,使用后白细胞滤器连同上面的白细胞就被弃掉了。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白细胞被白白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白细胞滤除后的白细胞回收装置,由于白细胞中有很多免疫活性细胞,如果将白细胞回收、纯化并通过加入细胞因子进行诱导,制成的CIK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可以治疗恶性肿瘤等很多疾病。因此回收并再利用准备弃掉的白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血液分离容器、连接管、开关和白细胞滤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血液分离容器包括抗凝采血容器、管路残留红细胞冲洗液容器、白细胞回收容器、滤后抗凝储血容器、白细胞反冲冲洗液容器和废液容器,各容器均连接有带开关的连接管,其中管路残留红细胞冲洗液容器和白细胞回收容器的连接管并联后又与抗凝采血容器的连接管并联,并联后的连接管依次连接滴斗和白细胞滤器,在滴斗和白细胞滤器之间的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器;白细胞反冲冲洗液容器和废液容器的连接管并联后又与滤后抗凝储血容器的连接管并联,并联后的连接管与白细胞滤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回收纯度高、数量大的白细胞加以利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与离心分离法制备白细胞要通过反复离心、分离所需的时间比较,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操作简单。完全闭合管路操作,保证回收血液成分不受污染,保证输血病人不被感染;与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法比较成本大幅降低低,成本仅约为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法的几十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剑平,未经李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2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输资源的分配方法、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肛门窥视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