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运行中的正反向快速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2592.9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4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大;李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忠大 |
主分类号: | B01D46/04 | 分类号: | B01D46/04;B01D29/66;B01D33/4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8003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运行 中的 反向 快速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反向实现快速转换装置,代替正反转功能的风机或水泵,可广泛应用与袋式除尘器或液体介质过滤清洗系统等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袋式除尘器,在运行期间,往往采取反吹的方式来清除布袋上积满的粉尘,这需要具备高压气源或较大功率的能够实现正反吹风机来实现,且运行期间引风机和反吹风机须频繁启动和停止。这样对风机的要求就很高,同时也增加设备的造价和运行成本,维修复杂。不需吹风机改变方向且实现设备在运行中实现快速正反向转换的装置还未见文献报道。同理,在水或液体介质过滤清洗的领域中也经常用到正反转功能的水泵,也没有不需改变水泵流动方向还能实现正反向转换的装置在生产中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不需改变吹风机或水泵的运行方向,且性能稳定、维修便捷、便于推广使用的一种可实现运行中的正反向快速转换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实现运行中的正反向快速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两个通道,后部分为一个通道;前部分总共设有6个气口,其中的两个气口和另外的两个气口为水平方向、相对设置,其余的两个气口为垂直方向设置;在该装置前后两部分之间设有轴,轴上设有3个板阀,将该装置前后两部分分开,并能分别关断气口。
轴上设置的3个板阀为联动结构,其中的两个板阀为同一平面、垂直设置,另一个板阀与这两个板阀垂直设置。
优点及效果:本装置完全可以省略上述两种设备,它通过三个板阀的同步旋转,使运行中的引风机实现了反吹,而引风机却无须停止。不用专设反吹系统,使整个运行系统更简化,节约了投资,减少了故障率和维护维修工作量。
该装置的应用完全替代了传统的反吹系统,通过该装置的介质,可以是空气、水以及其它的物质。当介质为水或其它液体时,风机即可以用水泵替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3个板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向吹风使用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向吹风使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6的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装置6的形状为长方体通道,也可以为圆柱形通道。它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的中间被一隔板均分为两个相同截面的小通道,长方体通道的另一端仍合并为一个大通道。在前部分的通道上,设置有六个气口,分别为a、b、c、d、e、f,这六个气口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其中气口a、b、e、f的方向为水平设置,气口c、d设置于长方体通道的顶壁上,为垂直方向。在该装置6前后两部分之间设有轴1,轴1上设有3个板阀S1、S2、S3,如图1所示,将该装置6前后两部分分开,并能分别关断气口c、d、f。对板阀S1、S2、S3分别进行控制就能够实现正反向之间的转换,如果联动,效果更好,能实现快速正反向之间的转换。
引风机3连接在气口a、b处,其入口和出口与气口a、b之间以管路连接,出入口与气口a、b可随意连接,即入口连接气口a或出口连接气口a皆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入口5连接气口a,出口4连接气口b为例进行叙述。
如图3所示,当三个板阀处于如图3的位置时,即板阀S1呈水平状态将气口c封住,S3呈垂直状态将气口f封住,气口e和气口d处于开启状态。引风机启动后,从长方体通道出来的气流通过气口e→a→引风机入口5→引风机出口4→b→d后排出。
当连接着三个板阀的轴向左旋转90°时,三个板阀即处于如图4所示的不同位置。此时,板阀S1呈垂直状态,将气口e封住,S2呈水平状态将气口d封住,气口c和f处于开启状态。引风机一直保持运行状态,此时外部空气通过气口c→a→引风机入口→引风机出口→b→f→长方体通道另一端,又反吹回去。
同样,当轴再反向旋转90°时,三个板阀又恢复到图3的状态。三个板阀的位置无论怎样同步变化,引风机的运行都无须停止。
当需要输送的介质为水或其他液体时,本装置也可使用,只是连接的为水泵,代替了引风机。
该装置可直接与袋式除尘器配套使用,它的应用完全代替了袋式除尘器的反吹系统,既节约了投资,又降低了运行和维护成本,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大,未经李忠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2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轴摩擦扭力的测试机构
- 下一篇:电机主绝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