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厨房排油烟罩油烟分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2363.7 | 申请日: | 200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64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万太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太智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45/14 |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路云峰 |
| 地址: | 11800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厨房 油烟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厨房烹饪灶上部使用的排油烟罩内安装的油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厨房排烟罩油烟分离装置,是在排烟罩内的前侧部设有一根喷水雾的水管,在排烟罩内下部设有挡水板,使喷水管喷出的水流导向排烟罩的后侧部收集循环使用,在排烟罩上部的出气口处设有脱水扇,脱水扇在引风机气流作用下旋转,使混在气流中的水在经过脱水扇叶时,被离心作用脱离。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是,一根喷雾管向一个方向喷射出雾水,雾水与油烟混合力度小,很多烟气可以不经与雾水混合直接经挡水板的后侧进入出气口直接排出,所以,雾水分离油烟效果差,对中国烹饪油烟大的特点,不能充分脱离油烟。另外现有技术的脱水扇是单扇式即一个离心扇,脱水扇开放式安装在排烟罩的出气口处,扇叶与出气口间形成有较大的空隙,使相当部分的雾水油烟气直接从空隙中排出。另外该单扇式脱水扇的脱水能力较低,特别是喷雾量大时,很容易造成大量雾水被排出,造成水耗大,水浪费和污水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油烟分离效果好,脱水效果好的厨房排油烟罩油烟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1上开设有出风口10,对应出风口设有离心脱水扇,其特征是离心脱水扇3是由在底板3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扇叶32、33构成的双叶扇式离心脱水扇,上部扇叶32的叶宽H2小于下部扇叶33的叶宽H3,上部扇叶32与壳体1上的出风口10呈插口配合,即壳体1上的出风口10形成有凸缘10’,上部扇叶32的内缘32’与出风口10凸缘10’呈交错插口配合,在壳体1的下部设有供水管4和分布排列的喷雾管5,在喷雾管5上均匀分布开设有喷嘴口,在壳体1下部连接设有网框6。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下部的气水混合室7,由分布排列的喷雾管5喷出大量均匀的雾水,并在壳体1下部连接设有的网框6配合下增强雾水的分散,形成高强度雾水与油烟混合,使雾水与油烟得到充分混合。壳体1上部的脱水腔8内的离心脱水扇3由排风管外接引风机产生的负压气流的带动下旋转,含油烟的雾水先经过下扇叶33后再折转经过上叶扇32,在扇叶离心作用下进行脱水分离,形成二次脱水,然后气体由出风口10排出,脱水充分,除油烟效果好,上部扇叶32与出风口10呈交错插口配合,有效限制雾水直接流出,保证除油烟和脱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1上开设有出风口10,对应出风口设有离心脱水扇,离心脱水扇3是由在底板31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设有扇叶32、33构成的双叶扇式离心脱水扇,上部扇叶32的叶宽H2小于下部扇叶33的叶宽H3,上部扇叶32与壳体1上的出风口10呈交错插口配合,即壳体1上的出风口10形成有凸缘10’,上部扇叶32的内缘32’与出风口10凸缘10’呈交错插口配合,在壳体1的下部设有供水管4和分布排列的喷雾管5,在喷雾管5上均匀分布开设有喷嘴口51,在壳体1下部连接设有网框6,对应下部扇叶33在壳体1内连接设有开口挡板35,以使雾水集中对应下部扇叶33上行,保证脱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太智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太智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2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