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通式双隔膜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2302.0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涛 |
主分类号: | F16K7/17 | 分类号: | F16K7/17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宇晨 |
地址: | 11500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式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直通式隔膜阀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流体管路上的直通式隔膜阀都采用给隔膜腔内充压,使隔膜片与阀座之间顶紧密封关闭阀口,或是隔膜腔内泄压使膈膜片在流体管路中流体压力的作用下离开阀座密封位置,开启阀口,但由于隔膜片为橡胶材质,在此压力环境下使用受压面积不能过大,故它所密封的阀座大小受到限制,所以阀的进出口大小的设计也受限,这样在需要稍大口径流量的膈膜阀工艺管路中就得选用多个膈膜阀并联,这样一来控制点多,比较麻烦。因此说现有的隔膜阀在大口径管路上使用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同一阀体上采用双隔膜片、双阀座来提高流通通径的直通式双隔膜阀,来满足较大流量管路控制的需要。
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阀体、阀盖、隔膜片构成的,在阀体的前面右侧有一压力源取压口。在阀体的上、下面分别有上阀盖和下阀盖。在上、下阀盖上端都有一充压、泄压口。在阀体内分别有上阀座和下阀座。上、下阀座与上、下阀盖之间分别有一上隔膜片和下隔膜片。在隔膜片与阀盖之间形成的膜腔内各有一辅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将直通式双隔膜阀安装在压力管路上,用压力源取压口取本管路的压力或取外界其它大于管路的压力源通过上、下阀盖充压、泄压口给膜腔充压。上、下隔膜片在压力和辅助弹簧力的作用下克服管路压力顶紧上下阀座,将隔膜阀口关闭;将膜腔内压力卸掉,管路中流体压力会克服膜腔内的辅助弹簧力将隔膜片推离阀座从而使阀口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阀体 2-压力源取压口 3-上阀盖 4-下阀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3-上阀盖 4-下阀盖 5-充压、泄压口 6-上阀座 7-下阀座8-上隔膜片 9-下隔膜片 10-膜腔 11-辅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阀体、阀盖、隔膜片构成,在阀体1的前面右侧有一压力源取压口2。在阀体的上、下面分别有上阀盖3和下阀盖4。在上、下阀盖上端都有一充压、泄压口5。在阀体内分别有上阀座6和下阀座7。上、下阀座与上、下阀盖之间分别有一上隔膜片8和下隔膜片9。在隔膜片与阀盖之间形成的膜腔10内各有一辅助弹簧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涛,未经王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2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