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元式智能型生物质燃料加温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2175.4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2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潘曦;邸千力;孙抒音;刘礼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玉 |
主分类号: | F24H3/08 | 分类号: | F24H3/0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015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智能型 生物 燃料 加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畜牧养殖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禽类养殖的单元式智能型生物质燃料加温炉;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机械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降低禽类养殖成本的关键之一是在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同时,减少人工费用。冬季育雏的关键是育雏室的温湿度控制。采用人工管理的育雏室育雏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靠感觉和温度计人工调整禽舍温湿度,无法达到温湿度、光照的恒定,使幼雏免疫力低下,患病率高、增重慢。传统加温是采用煤炭和燃油为主要燃料,燃料价格高,造成养殖成本高,而且解决不了烧煤带来的环境污染。
目前,大部分禽类养殖用户还是采用人工和烧煤的方式解决冬季育雏的舍内温湿度管理,成本高,达不到养殖主体的生物学特性要求。
大型智能化控制系统虽然可以实现上述要求,但大都采用传统燃料和电加温,设备售价高,我国绝大多数养殖用户无条件购买使用。因此,急需一种售价低,使用安全方便,可以利用生物质能源、用于单元式育雏室、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加温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禽类养殖的单元式智能型生物质燃料加温炉,有效解决了单元式禽类养殖育雏室的智能化管理问题。
本实用新型根据养殖主体的生物学特点,根据育雏期所需的生态环境要求,建立数学模型,预先设定幼雏不同生长期所需温度、湿度、照度值域,利用微电子技术,创造适合养殖主体生物学特点的最佳生态环境,解决了育雏室的温度控制;尤其是采用秸秆颗粒燃料替代燃煤,没有环境污染,幼雏增重快,降低了燃料和人工管理费用三分之一以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炉底座的上端设置燃烧盒;燃烧盒接收口上端的相应位置设置有螺杆,螺旋送料器焊接在螺杆的圆周外表,成等距螺旋排列,由传动系统驱动;挡板与炉体后壁相连,炉体后壁装帖耐火板;炉体的上部设置热交换管道;炉体顶端设置可开启的燃料箱盖与上盖板相联;智能控制仪表箱通过电缆与炉体相连,控制面板中设有风速控制旋钮、电源启动按钮、送料控制按钮。
所述的炉体上设置有风门。
所述的燃烧盒为矩形,燃烧盒底部平行排列炉排。
所述的炉体的上部设置可开启炉门。
所述的热交换管道中设置除灰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操作灵活方便,使用安全,售价合理。
2、智能化程度高,减轻管理者劳动强度。
3、采用生物质能源,降低燃料费用,降低管理人员费用。
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育雏室内,温湿度恒定,使养殖主体的免疫曲线达峰值高度,降低其患病机率,提高养殖主体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
5、炉体添加燃料可实现自动上料。
6、温度控制仪表、湿度控制仪表、时区控制仪表均为动态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化控制仪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底座,2、燃烧盒,3、炉排,4、炉门,5、热交换器管道,6、除灰手柄,7、上盖板,8、挡板,9、耐火板,10、燃料箱盖,11、螺旋送料器,12、螺杆,13、风门,14、风速控制旋钮,15、启动按钮,16、送料控制按钮,17、控制面板,18、智能控制仪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炉底座1的上端设置矩形燃烧盒2,燃烧盒2底部平行排列炉排3;燃烧盒2接收口上端的相应位置设置有螺杆12,螺旋送料器11焊接在螺杆12的圆周外表,成等距螺旋排列,由传动系统驱动;挡板8与炉体后壁相连,炉体后壁装帖耐火板9;炉体的上部设置热交换管道5,热交换管道5中设置除灰手柄6;炉体顶端设置可开启的燃料箱盖10与上盖板7相联;炉体的上部设置可开启炉门4,炉体上设置有风门13;智能控制仪表箱18通过电缆与炉体相连,控制面板17中设有风速控制旋钮14、电源启动按钮15、送料控制按钮16。
智能化控制仪根据不同养殖主体生物学特点,预先设定不同温控时区与湿度控制值域。温度控制仪表、湿度控制仪表响应智能化控制中心指令,根据环境温度状况通过加温炉螺旋供料装置实现变量供料,通过加湿装置实现环境的湿度补偿,即时合理调整环境温度、湿度,实现育雏室温湿度的智能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玉,未经潘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2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移动性服务的方法、系统、接入网关和终端
- 下一篇:一种元素防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