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10570.9 | 申请日: | 200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1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栾峻;刘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19 | 分类号: | H04M1/19;H04B1/38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设计涉及一种电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混合输出通话声音信号和音频发生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的电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话装置的发展,安装车载免提电话装置的车辆逐年增加。该免提电话装置,将通话麦克采集的使用者的声音信号和例如车载CD播放器等播放的音乐信号(音频信号)混音,然后通过电话线路将该混音信号发送给通话对方的电话的混音功能也被提出。利用该功能,通话对方(接收侧)能够听到送信侧的音频信号(比如,车载音频单元播放中的音频)和使用者(信号发送侧的发话者)的声音相重叠。
可是,上述免提电话装置,通话中使用者的声音音量等级和从音频发生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音量等级的混合量通常是一定的。因此,例如,通话中,音乐的音量等级高于发话声音的音量等级时,通话对方侧就不能清楚地听到发送侧的说话人的声音。
另一方面,没有所述混音功能的普通电话装置,使用者为了让通话对方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一般都是在通话时手动降低音频发生单元的音量等级,通话结束后,手动将音频发生单元的音量等级调节到原来的等级。特别是车载电话装置,驾驶中的使用者进行这个操作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设计就是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课题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话装置,该电话装置能够相应于通话声音信号的等级,自动调节跟该通话声音信号相混合的音频发生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的混合量。
本设计所采用的技术构成如下:
一种电话装置,包括:
通话麦克,采集使用者发声的声音信号;
音频发生单元,输出音频信号;
混音单元,混合所述音频发生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和所述麦克采集的声音信号;
收发单元,通过电话线路发送所述通话麦克采集的声音信号或者所述混音单元混音后的所述音频信号和所述声音信号,同时,通过所述电话线路接收通话对方的声音信号;
还包括:
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检测所述通话麦克采集的声音信号等级;
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所述收发单元、所述混音单元;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应于所述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声音信号等级,控制在所述混音单元内的所述音频信号的混合量。
一种电话装置,包括:
通话麦克,采集使用者发声的声音信号;
音频发生单元,输出音频信号;
收发单元,通过电话线路发送所述麦克采集的声音信号,同时,通过所述电话线路接收通话对方的声音信号;
混音单元,混合所述音频发生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和所述通话对方的声音信号;
扬声器,声音输出所述通话对方的声音信号或者由所述混音单元混合后的所述音频信号和所述通话对方的声音信号;
还包括:
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检测所述通话对方的声音信号等级;
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所述收发单元,所述混音单元;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应于所述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声音信号等级,控制在所述混音单元内的所述音频信号的混合量。
当所定时间连续检出所述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检出的声音信号等级在所定等级之上时,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让所述混音单元内的所述音频信号的混合量变化。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让所述混音单元内的所述音频信号的混合量变化后,不管所述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检测的声音信号等级,所述混合量在所定时间内被保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设计的电话装置,混合音频发生单元的音频信号和使用者的声音信号或通话对方的声音信号时,因能够相应于声音信号的等级控制音频信号的混合量,能够防止相对于音频信号的等级来说,通话声音的信号等级过大,从而造成通话声音听不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计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话装置的构成图;
图2为本设计的第2实施形态的电话装置的构成图;
图3为本设计的电话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图中:1、中央控制单元,2、混音单元,3、声音信号等级检测单元,4、通话麦克,5、收发单元,6、模数转换及编解码回路,7、音频发生单元,8、天线,9、携带电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0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