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退旋式丝锥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0559.2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4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伟 |
主分类号: | B25B27/18 | 分类号: | B25B27/1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旋式 丝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机械维修过程中的断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内孔丝纹的加工方法是用国家标准的机用或手用丝锥来进行的,由于丝锥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工件的材质用途是变化的,所需材料质量也在变化,而丝锥的材质是一定的,所以其受力的大小也在变化。这一多种受力要求加上技工技术水平的差异,丝锥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加工公差等因素,往往出现丝锥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断裂、破损现象,这一现象在机械加工制造、维修过程中履见不鲜。
目前现有技术中出现断锥现象后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1)用自制小冲,铲、凿、敲击,使断锥松动,渐进退旋取出短锥,这一过程中难度大,使用时间长,成功率仅占不到30%。
2)用电焊补断锥缺陷出孔,用扳手退旋,这一方法由于电焊条材料与丝锥材料质量不同,焊接后更易折断,并且要求技工焊接技术高,稍一不慎可能导致断锥与工件粘联,最终失败,报废工件,这一方法所需时间长,成功率低,而且对小丝锥无法焊接退旋。
3)用电火花机床的电腐蚀打掉断锥,这一方法能够完全保证工件的质量,但电火花机床的工作范围受到一定制约,对于大工件无法加工,并且电火花机床专业性极强,使用效率低,时间长,而且需要将故障工件从加工现场运到电火花加工处。
4)放弃现加工后的孔,重新布孔,这一方法是勉强使用的,仅限于设备维护。
5)工件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动专用工具退旋式丝锥启,它是通过扭转和剪切力,并采用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质;使其断锥退旋取出并保证了工件完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退旋式丝锥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退旋方头、启体和啮合爪三大部分组成,啮合爪在启体的上部,退旋方头在启体的下部,三部分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啮合爪为三个或四个呈圆周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退旋式丝锥启由退旋方头、启体和啮合爪三大部分组成,整体结构简单合理,它处理断锥成功率高,节省时间,现场实地处理,工件无报废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退旋式丝锥启的啮合爪为四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退旋式丝锥启的啮合爪为三个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中:1、退旋方头2、启体3、啮合爪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4,退旋式丝锥启,由退旋方头1、启体2和啮合爪3三部分组成。啮合爪3在启体2的上部,退旋方头1在启体2的下部,三部分为一体结构。
根据断丝锥的型号和形状不同,采用的退旋式锥启的啮合爪3也不同,如图1和图4,啮合爪3可为所述的啮合爪为三个或四个呈圆周分布。当在处理断锥时,将退旋式丝锥启的啮合爪3插入断锥容削槽内,将绞手装在退旋方头1上,与攻丝方向相反方向退旋即可(用力方法与手动攻丝操作方法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伟,未经王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0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