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阻隔触手封堵选注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10469.3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玲;周艳萍;郭欣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欣竹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41辽宁省沈阳市于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 触手 封堵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油田领域的蒸汽吞吐设备,确切地说是无阻隔触手封堵选注管柱。
背景技术
在油田领域中,稠油热采工艺主要包括两大工序,一是稠油稀化,二是原油抽取。在实际操作中,两大工序交替进行,直至油井报废为止。目前,最常用的稠油稀化方法是蒸汽吞吐法,实施该方法的设备统称为蒸汽吞吐设备。该设备主要由蒸汽锅炉、注汽装置组成。现有的技术比较先进的注汽装置是选注管柱。选注管柱主要由管柱、封隔器和选注装置组成。管柱由上、下两段管体和位于其最下端的带孔引斜组成。上段管体由隔热管和伸缩管联接而成,下端管体由油管构成;封隔器串联在油管上部;选注装置是申请人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技术,其专利申请号为200720013068.9,名称为“一种蒸汽吞吐设备的选注装置”。该装置的结构要点是:在位于封隔器下部的油管管段上串联至少两个阻隔器;在相邻阻隔器的堵球挡套的相对端面与套管内孔和管柱外圆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自由放置若干轻体堵球。选注管柱与传统管柱相比,其突出特点是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注汽油层,从而在稠油稀化过程中,可有效防止高渗透油层吸汽量过大,动用程度过高,低渗透油层吸汽量过少,动用程度过低的现象发生,以保证油层纵向动用均匀,进而达到节省蒸汽,提高稠油稀化效率,降低采油成本的目的。现有的选注管柱虽然取得上述显著效果,但是,它与实际使用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不足。例如,当稠油井在经历了多轮次稀化、抽油操作之后,其井管都难免发生弯扭变形,出现局部管径狭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选注管柱往往会因其设置了外圆直径较大的阻隔器而难以下装,即使勉强下装,也难以或无法取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无阻隔触手封堵选注管柱,以便在井管发生局部弯扭变形时,也能顺利地实现其选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管柱、封隔器和选注装置,管柱由上、下两段管体和位于其最下端的带孔引斜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管体由至少一段油管和一段筛管组成,该筛管管段由若干根基元管柱以及设置于各相邻的基元管柱之间的连接套组成,各基元管柱外部设置若干触手球,该触手球通过其柔性触手联接于基元管柱上,该基元管柱与触手球构成所述的选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后,由于它不再设置阻隔器,因此它与现有的选注管柱相比其外圆直径较小,以致当稠油井的井管发生弯扭变形,造成局部管径狭窄时,它仍然能够顺利的下装、取出,并取得良好的选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元管柱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触手球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管柱、封隔器和选注装置,管柱由上、下两段管体和位于其最下端的带孔引斜8组成,上段管体由隔热管1和伸缩管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要点是:下段管体由至少一段油管3和一段筛管组成,该筛管管段有若干根基元管柱即管壁上带有若干通孔状选注孔的管柱6以及设置于各相邻的基元管柱之间的连接套5组成,各基元管柱外部设置若干触手球7,该触手球通过其柔性触手联接于基元管柱上,该基元管柱与触手球构成所述的选注装置。
上述封隔器选用现有的小直径封隔器,即外圆直径不大于130mm的封隔器,以便尽可能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外圆尺寸。
上述基元管柱、连接套、触手球的结构形式分别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元管柱的长度为1.5m,外圆直径为60.3mm,内孔直径为50.3mm,选注孔直径为12mm,单根基元管柱的选注孔设置数量为50-60个;连接套由内、外套组成。内套9两端制有内螺纹,该螺纹与基元管柱端部外螺纹相匹配,外套10采用常用的耐磨材料制成,其内孔与内套外圆相配用,两者可形成插置固定联接。连接套的外圆半径与基元管柱外圆半径的差值应略大于触手球的球体直径,以便在下装本实用新型时使连接套对触手球起到防挤撞作用;触手球的制作材料与现有选注管柱的球的制作材料相同,均为非金属材料,比重不大于1,球体直径略大于井管射孔直径,其柔性触手长度不少于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欣竹,未经郭欣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0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执行器
- 下一篇:自吸附三点固定气压式分娩会阴部保护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