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粗线的刺绣针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0005.2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夏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芬 |
主分类号: | D05C1/06 | 分类号: | D05C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31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刺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刺绣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粗线刺绣的刺绣针。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工刺绣用针与普通的针的结构相同,其一般是针体的一端为针尖,另一端为针鼻,在进行手工刺绣时,针尖穿过绣面后,需要将针尖翻转180度,使针尖朝向绣面,再从绣面的另一面穿过来,这样反复翻转,降低了刺绣的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影响刺绣的效果,刺绣时间过长,还会使人产生手部酸痛、麻木等症状。
现有手工刺绣技术均采用细线刺绣,采用粗线刺绣只能用机器刺绣。市场上并无可采用粗线进行手工刺绣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粗线刺绣的刺绣针,该刺绣针的针体为通腔结构,针体内腔的直径为1mm~3mm,针尖壁上开有圆形针孔。可采用与之相配的粗线进行刺绣,解决了无法用粗线进行手工刺绣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粗线的刺绣针,该刺绣针包括针体,针孔,调整管和把手,其针体为通腔结构,针体内腔的直径为1mm~3mm,针尖处的针体壁上开有圆形针孔,针体上套有调整管,针体后部安装有把手,把手为通腔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粗线的刺绣针,其针孔的直径1mm~3mm与粗线直径相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针尖针尖壁上开有圆形针孔,针体穿过绣面后,再将其按原方向拔出,无需翻转针尖即可使毛线从绣面的另一面穿过来,从而提高了刺绣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针体上套有调整管,可控制针体插入绣面的距离,从而使露出绣面的毛线套的长度保持一致。
3.本实用新型的针体后部安装有把手,该把手为通腔结构,可方便毛线的穿入,针体内腔的直径为1mm~3mm,可采用粗线进行刺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体1,针孔2,调整管3和把手4,其中针体为通腔结构,针体内腔5的直径为1mm~3mm,可使粗线从针腔内穿过;针尖处的针体壁上开有圆形针孔2,针孔的直径与粗线直径相配,方便粗线从针孔穿过即可;针体后部安装有把手4,该把手为通腔结构,穿线时,将粗线从把手后部穿入针腔内,再使粗线从针孔处穿出即可进行刺绣;刺绣时,手握住把手进行刺绣,可降低人的疲劳度,提高刺绣效率;针体上套有调整管3,通过调整调整管的长度来调整调整管与针孔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刺绣时露出绣面的粗线套的长度,使粗线套的长度保持一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刺绣针进行刺绣的具体方法为:将穿好线的针垂直刺入绣面,当刺入的刺绣针上的调整管与绣面相接触,并无法继续刺入时即可将刺绣针垂直拔出,同时,针内的部分粗线也一起穿了过来,此时,即完成了第一针,再用同样方法,在第一个针眼的旁边以针的直径为距离,垂直刺入第二针,如此往复即可完成刺绣;如需要更换其它颜色的线,可在拔出刺绣针后将线剪断,重新穿入所要更换的线,再继续刺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芬,未经夏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0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盖式省力订书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红绿灯识别功能的手机